黄山云隐录 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田私属令_页2
更新:11-28 17:21 作者:天涯逢缘 分类:其他小说
想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恐怕只能等待天下大乱,而且是那种颠覆性的大乱。
因为若想触动太多人的“私产”时,他们会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而拼命。
如果试图直接生硬地搞一刀切,后果其实很容易预料。
每家的土地都是辛辛苦苦得来的,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呢?
在推行土地国有的同时,王莽还高举圣人的思想大旗,宣扬“天地之性人为贵”,并禁止人口买卖。
善,无疑是一种崇高的理念。
然而,当“善”的理念扩展到一个受众广泛的社会层面时,往往就难以界定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又是“恶”了。
以王莽因为当初大公无私的逼死了自己儿子,赢得了天下人的同情和支持。
他就认为,这次他将再次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赢得底层百姓的狂热拥护。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他当初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被逼死的是他自己的儿子。
可若是换作管是别人的家事,你再管管试试?
一人一口唾沫星子都得喷死他。
更何况,“废奴”这一举措能否真正实现还尚无定论。
而那些被“解救”的奴隶们,也不一定会感激他的恩情。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许多豪族的家奴和婢女对自己的主人都怀有深厚的感情。
他们感激在这个强者为王的世界里,有人愿意收留他们,给予他们食物和工作,让他们成为宗族的一员。
尽管他们可能会遭受老爷的打骂或少爷的调戏,但相比于独自在世上挣扎求生,这样的生活仍然让他们感到庆幸。
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不仅要承受官府的各种盘剥和名目繁多的徭役,还要与各种天灾人祸抗争。
更重要的是,随着土地被豪门大族不断兼并土地,普通百姓活下去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
王莽当初因为自己儿子杀死了婢女,就深信全天下的奴隶都生活在苦难之中。
然而,他未曾深思人口兼并现象背后更深层的社会和经济原因。
如果每个豪族的家奴真的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那么百姓的愤怒自然会如火山爆发,
再次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揭竿而起。
但事实是,这种情况并未发生。
自汉初以来,人口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在武帝逝世后,霍光辅佐使得汉王朝得以平稳过渡,社会安定得仿佛一潭静水。
可在王莽推出土地和人口改革后,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反而变的严重起来。
在皇权能够直接控制的关中地区,许多豪族因改革受到打击,被贴上了反动派的标签。
而那些实力雄厚的豪族则选择了公然反抗皇权,与朝廷形成了对立态势。
在关中之外的地方,局势更为复杂。
地方势力开始与朝廷公开对抗,王莽派遣的地方官员们往往束手无策。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地方官本身往往就是当地最大的豪族,他们对朝廷的指令阳奉阴违,甚至视若无睹。
随着改革的深入,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大量原本就不被主人需要的“奴隶”,在朝廷的名义下被强行驱逐出去。
这一举措不仅未能赢得社会的支持,反而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无论是豪族还是普通百姓,都没有人领王莽的情。
旧有的社会结构在改革的冲击下迅速崩溃,天下大乱的局面由此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