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虞我嫁 桓观澜(下)
周文氏被押送刑场的时候,桓观澜没有去看。
起初他是想去送这位老夫人最后一程的。
可是老夫人似乎早就料到他的做法,提前派人过来打招呼,让他不要露面。
至于原因没说,总而言之,桓观澜经过反复斟酌,最终答应了下来。
周家满门抄斩了,周文氏的首级还在城门悬挂了数日才安葬,周镇蛮的“尸体”也千里迢迢的从边疆往长安送,宣景帝宠爱妃子昏庸无道的事情在举国传播……一切的血泪都被知情的人暂时压抑成嗓子里无声的吞咽,只等着茹茹的来犯。
可是等啊等啊,茹茹却是毫无动静。
桓观澜的心一天天沉了下去。
他不相信茹茹会对这样的诱惑无动于衷。
更不相信知情的人里会有谁给茹茹通风报信。
那么问题在哪里?
很多年之后,桓观澜都记得,自己接到消息之后的暴怒,以及周镇蛮早有预料的派来的使者单膝跪在堂下的:“大将军说这事不怪盛兄弟。”
其实确实不能怪盛世雄。
他俘虏茹茹王子那伏真的时候,他肆意折辱那伏真的时候,他将伤痕累累的那伏真放回茹茹的时候,怎么会想得到不久之后,会有一位老夫人,不惜以性命、以一个家族的名声乃至于前途,去算计茹茹呢?
而在长安深居简出的老夫人,尽管对覆灭茹茹有着热切的盼望,却也因为远离边疆,以及精力的不济,不可能对边关发生的事情都了如指掌。
……而且,事后复盘,桓观澜也必须承认,就算那伏真平安无事,结果其实也未必会改变。
只能说这就是命运。
备受可汗宠爱的那伏真重伤而归,失去了成为储君的可能。
庶长子登辰利予趁势成为茹茹的太子,可是多年来,茹茹上下都认定了那伏真才是储君,他的地位并不稳固。
何况那伏真当时才十几岁,他的母妃,出身胏渥部的绝美妃子尚未彻底人老珠黄,儿子做不成太子了,胏渥氏也不会放过仇人,见天的在可汗面前哭哭啼啼,见缝插针的告状。
可汗夹在宠妃与长子之间左右为难。
这时候登辰利予的母族阿伏干部提议,将登辰利予的表妹,阿伏干部的美人,胏渥氏之后被奉为草原明珠的女孩子献给可汗,以制约胏渥氏。
焦头烂额的登辰利予没有多想就同意了这个要求。
然后就是,他的表妹之前为他诱惑那伏真前往边疆冒险时,还是一心一意的辅佐他,希望他上位之后好好对自己的。
可是做了可汗的妃子后,新任宠妃迅速转变了立场:与其将荣华一生的希望寄托在表哥的身上,做什么不寄托在儿子的身上?
胏渥氏若非没看好儿子那伏真,成为茹茹将来的太妃,岂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于是胏渥氏的确被阿伏干氏斗倒了,可阿伏干氏却接替胏渥氏,开始了不遗余力的坑登辰利予。
这时候闻说大穆天子昏庸,重臣勾心斗角,自毁长城……可汗不是不动心。
可阿伏干氏考虑到登辰利予已经成年,这么大的事情,不管可汗是否亲征,都少不了这长子的份。
本来登辰利予坑了那伏真之后,就已经是储君。
要是再在攻打大穆的过程里立下功劳,自己就算将可汗迷的神魂颠倒,又怎么扳倒他?
毕竟阿伏干部除了阿伏干氏之外,还有其他几个女孩子,是早就被送给登辰利予的帐子里了。
论到争取阿伏干部的支持,登辰利予的优势不比阿伏干氏少。
因为他是庶长子,他年纪大,羽翼已成,性格已经可以看出来是否值得指望,而阿伏干氏这个时候连儿子都还没有。
所以一旦登辰利予坐稳了储君的位子,阿伏干氏即使生下儿子也没什么用,作为阿伏干部的血脉又娶了阿伏干的女孩子的登辰利予,是现成值得阿伏干部支持的人选,没必要冒险选择一个不知道贤愚的小孩子。
因此阿伏干氏几乎是使出十八般武艺,阻止茹茹对大穆开战。
她为此不惜去说服了已经备受冷落但在可汗心目中仍旧有一定地位的胏渥氏:“登辰利予视你们母子为眼中钉肉中刺,当初我与你们母子无冤无仇,也是迫于他的压力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