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赤色黎明 第3章 华夏的变化
更新:12-26 00:02 作者:沉渊之龙 分类:军事小说
历经五年,很多个第一被刷新。
比如说第一条跨江悬索桥,直接发动了数万施工者,在枯水期硬生生把这座大桥给搭建了起来,期间似乎出现过一些匪夷所思的黑科技,不过从来没有人见过,于是变成传说。
就算是枯水期,长江的江水流淌速度可不慢,居然能够在如此湍急的河流里面,把一座偌大的悬索桥给搭设起来,只要见过这座大桥,都不得不感慨这是一道神迹!
是的,这一切只能用神迹来说明,甚至太平教直接就对外宣传,李煜是昊天和帝俊上帝的传人,专门派下来拯救华夏子民。这个宣传也有非常大的市场,关键是李煜也希望能进一步神化自己,政府也并未出来辟谣。
又比如说第一家蒸汽磨坊和蒸汽纺织厂,在这个基础上,第一家蒸汽火车头也研发成功。桃源市到陵阳市,经泾县过宛陵,最后抵达江乘县;第二条铁路也在火热开发,预计是从枞阳市,直接修到寿春,以加强南北之间的联系;第三条铁路也在规划,预计是从桃源市一路修到南昌市。这些铁路根据需要,以后自然也会继续修造下去。
没有铁路的地方,也是努力的修路,三年前起,李煜就大力宣传‘要致富先修路’的概念。地方有条件的就修建一条两地之间的一级公路,没有条件的也要把二级公路,甚至是三级公路给弄出来,哪怕不是水泥路,也要在乡里或者山里把土路给弄出来。
到今年,交州和扬州各个县之间,已经完全实现畅通相连,这自然也带动了各地之间的贸易活动,尤其是对封闭落后的交州来说,不断过来的商人也带动了这里的经济,使得这里变得更加繁华起来。
至于交州的治所番禺就更不必说,毕竟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每年都有不少商人汇聚在这里进行贸易。甚至在海南岛采集铁矿的运输船队,也会暂时在这里停靠进行补给。
这就带动了港口这里的繁荣,最初是酒店、客栈和青楼,接下来便是地方特色的小吃店,最后不少日用品店也开设起来。这也带动了地方的粮食产业和粮食加工业,甚至是养殖业的发展。
百姓有了钱赚,自然就有闲钱去启蒙,尤其是去年全国各地开展了义务扫盲活动。只要是愿意接受扫盲的,都能报名学习,不限制是否华夏共和国公民。
对于李煜来说,彻底开放民智,才是他真正的目标。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国人的知识水平,关键也是为了影响到其他两个势力的百姓。
果然,随着扫盲运动的开展,其他两个势力也不得不在国内开展扫盲运动。但规定只有持本国公民户籍的存在,才有资格去扫盲。饶是这样,到了今年为止,全华夏的文盲率已经从东汉末年的90%,下降到35%。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能够发展到如此地步,已经算是颇为不易。
人是不懂得满足的动物,要不然也不会制定出法律把自己约束起来。获得启蒙的百姓,会下意识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以前不学是没有条件,有条件当然想要更进一步。说到底不想后世,一成年再学习就会觉得不好意思,人们对获得知识的欲.望非常的强烈。
或许,来自后世人们骨子里已经开始学会认命。过了这段时间还没有成就,那么就会认为自己‘命该如此’,要有‘自知之明’,继而放弃继续学习。
当然受限于天赋,有些人哪怕继续努力,也未必会有所成就。只是这本来就不能以结果轮胜败,关键还是要看过程。连努力都不肯的家伙,自然也谈不上x丝逆袭。
想要学习的人们,会发现各地的书店里面,各种自学成才的书籍居然都有特价活动。这些书店大多都是华夏共和国的商人开设,遍布华夏各地。这次活动也直接使得,已经经过扫盲的这65%的百姓里面,有50%的人都接触到了更深奥的知识。
甚至更多的深夜进修班、学习兴趣小组也兴办了起来。互相之间探讨和学习,再配合书籍上面的注释,要学懂书本上的内容倒也并不算困难。
于是很多人学习到了什么叫做阶级,第一次了解到封建社会的概念,第一次了解到剥削的概念……正想要了解更深奥的知识,却不想大汉帝国和大汉共和国已经全面封锁这些知识。偏偏别人越是封锁,那对于百姓来说就越有吸引力,私下之间的传递变得迅速起来。
最后更多人意识到,大汉帝国就是一个封建国家,一切都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