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1981 第884章打预防针
对于亚视现在的制度,除非实在没有办法,徐剋自己是不会主动离开的。茶壶小说网 m.chahu123.com
早期香江的电影圈是出了名的残酷,不光对底层群演和幕后工作人员残酷,对他们这些导演以及明星艺人同样非常的残酷。
早期香江电影行业,是遵循高度商业化、产业化,大量资本流入电影圈,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繁荣。
那个时候,拍电影卖的不是理想,更不是情怀,而是赤裸裸的金钱利益。
商业片是什么?
简单一句话,评审不喜欢的电影,而大众都喜欢,也愿意掏钱看的电影,那就是商业片。
香江早期电影,从武侠片、到喜剧片、再到枪战片,每个不同时间段,观众的喜爱都不同。
由于观众口味更换太快,使得整个香江电影行业为了满足观众们的需求,来达到自身商业目的,就不得跟着市场不断变化。
可是这种频繁的市场变化,造成的结果就是那些个导演与明星艺人压力山大,因为一旦他们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脚步,就容易被整个电影圈遗弃。
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性格与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就好像很多后世的明星,他们的人设,很多从一开始就被设定了,一旦后期他们做出不符合他这个人设的事情,就会面临人设崩塌,名声扫地,以及人气丧失的局面。
同样的道理,一个习惯拍摄武侠片的导演,你让他去尝试新武侠理念,他或许还有很大的几率转型成功,接受市场的新思想和新套路。
但是,你让一个习惯拍摄武侠片的导演,去拍摄喜剧片或者枪战片之类的东西,他思路一时半会很难转过弯来。
我们都知道术业有专攻,你一个工地上开挖掘机的师傅,突然被人拉去开战斗机,我想换谁都很难适应这种临场的角色转换。
高度商业化,使得很多跟不上脚步的导演明星,火着火着就没影了,红着红着就过气了。
即便是像徐剋这种知名导演,中间也伴随着很多的坎坎坷坷,而这已经算是非常幸运的了,至少后世他晚年的小日子过的不错,不像很多香江艺人导演晚景堪称凄凉。
香江电影过度商业化,同一时间段,容不下其他类型的电影,主要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市场太小了。
整个香江人口加起来才几百万数量,这么小的市场,就算香江经济再发达,资本力量再雄厚,也没办法跟后世内陆十三亿人口市场相比较。
后世内陆电影市场,不管你是什么类型题材的电影,只要拍的好,哪怕是最不卖座的文艺片,只要顶着一个知名导演和一流明星的头衔,基本上都会有观众买账。
正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那么大的市场规模,总会有那么一部分人,它就是喜欢看一些大众不喜欢,不卖座的电影。
市场规模大,包容性就强,导演和明星以及投资方的压力风险就越小。
损失小了,你导演失败几次,只要拍出来的电影不是所有人都抵制的垃圾,那么总会有投资方愿意上门找你。
至于明星,烂片多没关系,只要情商高点,没事多参加一些曝光率高的综艺节目,维持好自身热度,就算那天掉下十八线,你也可以卖卖情怀。
市场规模大,能够操作的东西就越多,所以后世内陆那些过气的明星导演,晚年小日子过的再凄凉也不会凄凉到香江那些艺人导演那种程度。
说到底,市场才是王道,只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才能容纳各种类型题材的电影。
而随着杨辰产业不断扩张,电影院线作为最主要的输出渠道,也随之在东南亚地区展开。
随着院线的扩张,将来香江电影势必能够拥有更大的市场,曾经邵氏凭着它在东南亚拥有数量众多的电影院线优势,让邵老板成为亚洲影响力最大的传媒大亨。
现在邵氏没落了,嘉禾虽然先后有双龙撑场,但是嘉禾先天底蕴不足,嘉禾旗下的院线都是东拼西凑起来的,在香江地界上还有点实力,出了香江就只能依靠电影好坏,来吸引其他合作方。
而邵氏不同,因为邵老板早年就是在东南亚干电影起家的,手上院线遍及东南亚地区,无论拍出来的电影好不好看,凭着院线数量,就能弥补与嘉禾的差距。
后世邵氏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