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钓千年 第五十五章 群英聚会
外面渐渐清静下来 ,润琨从断垣缝中伸头向外看了看 ,场坝中已空无一人,于是将刀剑装进渔具包,舒允接过背着,众人走出破屋。
此时已是九点左右,金色的太阳斜照着大地。穿过场坝,顺着一条街道向前走,路两旁的土墙板顶式民居陈旧而苍老,房屋四周用竹篱、枯木围成方形院落。彝人们放心地将房门敞开。每间房内靠墙壁右侧,地面有一火塘,火塘旁边立有三块成鼎状的石头,.上面支口大铁锅,这叫"锅庄"。过去彝族同胞每日只食两餐,这时正是进食早餐的时间,锅庄上方,以蔑索吊着用来烘烤食物的长方形铁木架,老少彝人们正围火塘而坐,烘烤野味和土豆、玉米棒等食用。
这是一座典型的彝汉居住乡镇,有数千间房屋,间或夹杂几间汉族土墙灰瓦式建筑。一行人走到一座三层高的碉土楼旁站住,土楼下有一男二女正在往墙壁上粘贴布告,三人头戴红布五角星八角灰帽,身穿佩红布领章的粗布灰色军装。脚上是布条打绑腿,腰束皮带,肩挎汉阳造步枪,着装英武朴素。
此时李润琨的心跳加速,激动万分,真想冲上去,握住红军战士的手喊声:“同志!”
几个彝族小孩站在红军战士后面,看贴布告,转眼看见润琨这群穿着奇怪的人,便叽叽喳喳地围过来。那三名十七、八岁红军战士贴好布告,转身望着这些身背挎包的人。男战士走上前来,立正后敬了个军礼,问:“你们是从哪里来?要到哪儿去?”
润琨也立正敬礼,回道:“我们是学生,现约在一块儿到彝乡考察、研究民俗文化。”
李润琨在警校和派出所,及后来的特警队,经过多年的日常训练、应用,其立正敬礼已达到非常熟练标准的程度。一见红军战士上前敬礼询问,条件反射的也回了个规范的敬礼。这种举手礼最早适用于军队,叫军礼,建国后的很长时间,公安警察基本是由军人转业而来,因此这种举手礼便从部队延续到了警察队伍,后来改制成为专门的执法机关,也就延用成警礼。但性质都一样,都是代表着至高无尚的礼节。
那三名红军战士一见,手握汉阳造,严肃地命令道:“请跟我们走一趟!”
润琨心道:唉~,都怪自已不注意,这个标准敬礼引起了红军战士的警惕。事已如此,也只好跟他们走了。
街道上的彝汉百姓,望着这群人被三名红军战士押着前行。润琨心里那个委屈呵,就别提了。陈红她们就像没事儿样的,还觉得满新鲜,还不时微笑地望着两位红军妹妹,那两名女战士似笑非笑地盯着她们。
穿过一条小街,来到一坐汉式深宅大院门前,那红军战士对两位哨兵低声说了几句,便将众人带进院内。院中的环境古朴而幽静。中间一座燕翼大堂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几间房屋的规模大,院子的两边是东西厢房,在大堂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东南角有一圆拱门通向后院,拱门前又有两名站岗的红军战士。
外面门口的一位哨兵走进后院,不一会儿出来三位像红军干部模样的中年人,后面还跟随着几名背着汉阳造的战士。
润琨一看这三位红军,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正在搜肠刮肚地思索到底是谁?正中那个壮实的汉子上前一步,伸出双手一比划,和颜悦色地说道:“你们这些孩子不好好的在学校里念书,跑到这偏远山区来做什么?”
这位红军干部,唇边颔下留着漆黑发亮的胡须,俊朗的脸庞充满温情。润琨忽然一激灵,这不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么?!他那博大的胸怀,有力宽厚的双臂双手,正展示着充沛的活力。一九三五年五月十二日下午两点到傍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现在的会理郊区铁厂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参会的有周恩来、毛泽东、朱德、张闻天、陈云、奏邦宪、王稼祥及红军一、三军团负责人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等人,主要会议内容是总结遵义会议以来的战术方案,计划入西蜀后的行动方案。大凉山这时期真是豪杰聚会,叱咤风云!可惜而今会理会议原址村镇,已经变成了一片湖泊。
周总理此时双臂健康有力,他是后来在1939年7月10日到中央党校作报告,骑马摔伤右臂的 ,难怪润琨刚才没反应过来。总理这时期任红军总政委,刚满三十六岁。
“伯伯您好!我们确实是学校学生,爱好武术和研讨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