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时代 第二百二十七章 军工厂
更新:09-04 19:31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军事小说
军工厂的成立,在这个时代的中国,远比其他的工厂更容易找到工人,原因无他,洋务运动,是机器运动,可是更多的,则是为了强国强兵的,伴随着东南互保的签订,各地督抚拥有了更多的权利,也都纷纷支持兴建军工,未必如同江南机器局和北洋机器局那样,拥有比较强悍的军工生产能力,可是一些修修补补还是可以的,就算是偏远的太原,都成立了太原机器局,这样的的零星工厂培养了大批的工人。
在之前的面向全国的招工之中,重点就是这些军工厂,除了专门的技工之外,军工厂的门类是最全的,无论是制作炸药,还是制作一些的其他的化学品,都有相当的经验,最关键的是钳工和车床工人,没有那个有军工厂这么的全的,这些工人用途比较的广泛,更容易介入到生产之中的。
晚清动荡,中央都没钱了,特别是1900年的辛丑条约,一定程度上,彻底的打掉了清朝的最后一点底气,各地的督抚虽然编练新军,可是对于工人上面,不太重视,甚至还有一部分的压榨,这种情况之下工人们的日子,也绝对不怎么的好过的,所以,当几大家用金钱作为诱饵的情况之下,他们就纷纷过来了。
这个情况之下,就显示出了档案登记的好处了,未必是每个人都按照履历来填写,可是确定了背景和履历,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工资,这个时代的工人。很少有隐瞒的,哪怕为了一个月多一元的钱。工人们也会尽可能的登记的。
把工作做到前面,杨元钊让刘澍筛选出的曾经有过兵工厂经历的工人。除非一些特定的岗位,需要予以保留的工人,剩下的都抽调到了新的兵工厂之中了。
从德国购置的东西,除了各种成套的设备之外,最大数量的,就是机床,这其实也是这个时代,工厂之中最多的机器设备,从单独。特定为某一种产品所制造的机床,剩余的都是通用型的机床的。
这个时代的机床,还是普通的机床,无论是镗床,还是钻床,或者是多功能机床,本身结构,没有太大的改变,不同的永远是控制和刀具。其实在数控机床的出现之前,什么三轴四轴,什么加工中心都是一个理念,根本无法实现。机床性能的提高,几乎都来源于刀具,设计方面的提升很少。
在这个时代。甚至是未来的21世纪,刀具的提升。经历过几个不同的阶段,最开始就是合金钢。用硬度较大,且比较锋利的刀具,替代原有的刀具,实现机床应用的大幅度提升。
这个硬度,代表这能不能加工某种的材质,是机床最初发展阶段的主流,渐渐的,伴随着机床的发展,人们渐渐的发现,硬度的逐步加大,或许可以加工更多的材质,却不能带来整体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经过系统的研究,高速钢开始出现在了机床的刀具之中,高速钢的速度,一般情况下,是第一代合金钢三到五倍之间。目前,整个世界,最先进的机床,依然是高速钢,甚至高速钢的领域,还没有发展到极致。
杨元钊为目前,大批从德国进口的二手机床,提供的刀具,是粉末冶炼的刀具,哪怕是民用品的精品,却也是21世纪的科技,无论是硬度,还是速度,都比这个时代的主流钢材还要强。
高速钢是机床刀具发展的第二个极端,这个时代,日新月异的阶段,短短的十来年的时间,关于这个领域的发展,几乎是日新月异的,可是杨元钊所拿出来的,却是粉末冶炼的新的钢材。
粉末冶炼,走位20世纪,材料上面的重大突破,从一开始出现,就吸引了整个世界的目光,杨元钊所携带的这一套刀具,更是其中的精品,借助着车队的帮助,才买到了这些,没想到,到了这个时代,反而比前天的东西,更加的能够排上了用场。
经过稍稍的改装,用同样的形态,替代了这些机床的刀具之后,顿时,机床刀具迸发出了不可思议的力量,速度相对于之前,有了难以想象的提升、
一个巨大的棚子之中,最近,工程队的建设任务,是在是太大了,所以也没有构筑什么的钢构之类的,只是临时的搭建了一个棚子,从德国购置的大部分的机床,都放在了这里,杨元钊除了对于机床的刀具进行调整之外,也按照工人们的使用经历,对他们的机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整个中国目前而言,机床数量最多的,还是在这里,除了大部分的多功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