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时代 第九百六十章 调整计算
更新:09-04 19:34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军事小说
一五计划关系重大,不但关系到未来五年之中,整个中国发展的方向,也关系到可能到1918年,或者1919年结束一战之后,中国的布置,战争阶段的供需关系,跟非战争阶段的供需关系,是截然不同的,在没有计划的年代,曾经在一战之中赚取了大量金钱的美国日本,在战后都有一个阵痛期,后面的恢复阶段,才有了比较好的数字,不过黄金的十年之后,就迎来了1929,世界上规模比较庞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这个经济危机,直接催生了二战的爆发。
杨元钊从阴山基地上面,就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的差距,他可以在点的事情上,在发展的趋势上面,给出判断,可是包罗五年计划的所有东西,不是他擅长的。所以,这一次的五年计划,并没有自己单独一个人的命令,只是做出了一些前瞻性的预测,比如说,大型机动车的,坦克,飞机和航空母舰,内燃机和电力方面,以这些方面为重点,再加上一些大型重点工程和其他方面,共同构筑了的五年计划的基础。
简单说,就是依靠大的研究项目,大的工程,甚至是大型工厂的投产,带动整个国家,必须选择最重要的项目,正因为如此,设计的方面太多了的,需要细细来制定,现在西北经过了6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全门类,全系统的生产能力,这些生产能力每一个细微的地方,都有研究,西北如何让这些发展的更好,不是一个人,一个政府拍脑袋就能够做出来的,甚至不是靠感觉,而需要计算和辩论。
从欧战开始,就开始的计划制定,最少设计到了600万人,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600万人分布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各种领域,到了1914年初。增加到了的1800万人的,虽然大部分只是一个收集和调查的过程,可是负责制定各方面计划的人员高大69万人,这恐怕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计算过程吧,更何况,其中还使用了超过30万台电脑。
电脑。没错,就是电脑,在西北会展中心,超过数万平方米展厅之中,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一排排的电脑,最少有上万人,在这里紧张的工作者,利用电脑汇总某些数据,然后传输到终端或者打印机之中。这个场面是极为辉煌的。
方方正正的电脑,显示器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只是巴掌大小的一个屏。甚至这个屏是液晶的,直接从手机上移植过来。显示器,键盘,机箱,风扇,主板和主芯片,基本上,跟后世的差不多,这是杨元钊的恶趣味,在铁路局用上了电子计算器作为铁路运行图之后。众多需要计算和设计的部门,都开始要求有一个计算能力更强的工具。为此,没办法杨元钊,把计算器的核心给拿出来的,让下面的人进行研究,顺便的支点他们后世电脑的基本概念。
虽然说,这只是一个函数计算机的核心,但是怎么说,也是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虽然简单,可是计算速度却不错,后世因为便宜,成为了计算器的核心,如果有人专门为他设计一套系统,比如说,内存,各种的外置资源,和输入之类的,就成为了这样一个东西,普通的6个核心并列在一起,加上了一些外设的,构成了最普通的办公用电脑。
虽然速度很慢,让用惯了后市计算如飞的电脑的杨元钊看不到眼里,可是伴随着各种操作系统和专门工具,他却成为了大规模计算和工程的必备工具。
从电脑出现开始,关于电脑的申请就越来越多,现在的整个西北拥有120万台电脑,不是不想更多,主要是这些电脑,只能够通过一体机来生产,现在的西北的技术水准,只能够做机箱,电源等比较简单的东西,在电子管时代,连晶体管都没有涉足的前提之下,生产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不是开玩笑么。
电子行业也就在这个时候起步了,首先不是硬件,而是软件,电子行业也是少数倒挂的行业,发展了足足20年,才生产出一款跟初代电脑性能差不多的电脑,然后才走上了快车道。
一个国家,能够使用到计算的众多,既然电脑都弄出来了,索性以手机的芯片为核心,让人专门设计出来一台,集中了千个,万个,甚至更多芯片的机器,这个机器被杨元钊命名为大型服务器,主要用于网络的布置和大型数据的计算,比如说,天气预报,大型反应的基础数据运算。
软件行业的,是最基础的,只要语言弄出来,然后就是发挥想象力,接下来,就是码程序了,西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