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103章 只开一路
“耶律洪基要降了?”听了亲兵报告,杜中宵一时沉默不语。
一边的赵祯看了看太阳,道:“两军交战,一方愿降,岂有不纳降之理?天时不早,太尉,契丹愿降,就让他们降了就是。早早收兵回来,今晚庆功!”
杜中宵道:“陛下误会,不是不纳降,臣在考虑怎么才能避免意外。现在大军已经合围,契丹军阵完全在炮火笼罩之下,只怕耶律洪基也无法指挥。耶律洪基愿降,他手下的将领怎么想,可难说得紧。不要我们这边停了炮,那边契丹人扑上来,反为不美。”
韩琦道:“杜太尉说的是。现在契丹阵队已经乱了,耶律洪基也指挥为了。纵然纳降,也要想得仔细,不要出了乱子才好。仗打到现在一切顺利,不要最后出现意外。”
想了一会,杜中宵对亲兵道:“速去把赵滋叫来。还有,阵前作战的各军都指挥使,也全部叫到城头来。要大家一起议事,才会不出意外。”
亲兵去了,杜中宵手扶城墙,看着城外。奚马六、古匿和迭里得降了之后,宋军已经完成对剩下的契丹军队的四面包围。现在火炮已经就位,一刻不停地发射炮弹。炮火之中,契丹军队已经彻底乱了。这个时候,契丹不投降其实简单得多,费些炮弹全部轰死就完了。他们降了,还有许多麻烦事。
投降的俘虏要吃饭,伤员要救治,还要人看管,许多事情。契丹四十万大军,这一战看着宋军占绝对优势,但实际上,最后能有十万人战死沙场就了不得。三十万俘虏,可不容易处置。
不多时,赵滋和一众军都指挥使到来,向赵祯和杜中宵等人行礼。
杜中宵道:“适才契丹北院枢密使耶律仙童来信,契丹人愿意降了。不过,他们还有十几万人,而契丹君臣能直接指挥的军队,只怕不多。不要我们这边停了炮,那边乱起来。叫你们来,是要仔细商量一番,怎么做才好。”
赵滋道:“此事最怕无序,最好由太尉定下来,统一行动。”
贾逵道:“末将以为,只可开一路,让契丹人出来。其余各部继续开炮。等到契丹人全部都出来投降了,才全军停炮,派人上前搜索。”
杜中宵点了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如果你们没有异议,窦舜卿和刘兼济两边停止炮击,让契丹人从他们那里出来。其余各军,继续开炮,直到等到命令。”
赵滋道:“如此最好。不过,契丹中军本有近二十万人,哪怕现在剩下的也还有十数万人。全部从窦、刘两位太尉那里出来,是不是太拥挤了些?”
杜中宵想了想,道:“此事不是我们考虑的。回去告诉耶律仙童,让他耶律洪基,我们就是如此决定的。窦、刘两军停炮,让契丹人从那里出来。契丹人出来之后,张玉所部监视,防止他们闹事。”
此时南线兵力充实,契丹人已经不可能逃跑,张玉没有必要再监视外围。他们是骑兵,最适合监视投降的军队。一二十万契丹人投降,不能让他们再出乱子。
议了细节,众将离去。窦舜卿和刘兼济两军停止炮击,知会耶律仙童,让他开始准备。
赵滋道:“太尉,契丹人全部降了,此战也该结束。不过,数十万契丹大军,这些俘虏该怎么管理是个麻烦事。我们现在军粮还充足,多上几十万人,应该尽快运粮来才是。”
杜中宵叹了口气:“几十万俘虏,还有幽州几百万百姓,需要的粮食多了呢。中原粮多,也供应不了。此事不必多虑,这些俘虏,先在幽州把铁路修好,以后再做处置。”
韩琦道:“中书收集的粮草,供应大军半年没有问题。可现在多了过百万人,实在无力。这些俘虏老实修路,还能保证不饿死他们。若是不做事,那可就难说了。”
一边的宋庠道:“是啊,供应几十万大军已经不易,过百万人,就千难万难。两淮的粮草早已经征集,现在没有办法,都是从两浙来的。再不够,可就没有办法了。总不能去征集两广的粮食,那可没有办法运到中原来。川蜀还有粮,只是一样,运出来不易。”
杜中宵当然知道。说全国没有供应这么多人口的粮食不对,但能运过来的,就不多了。两淮是运输最方便的,其次两浙,其他地方就少得多。京东路和京西路余粮不多,陕西路更加少,川蜀则因为道路艰难,很难运出来。今天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