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母情深 第四章 直隶应聘
四 直隶应聘
祖父李纶三岁启蒙,四岁入庠(乡学),从小精明过人,人称神童,他的故事多多。
一年正月十五刚下过一场大雪,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家家门前的红灯笼映衬在皑皑白雪之中,分外明亮分外喜庆。孩子们提着各色小灯笼在雪地上嬉闹, 灯笼里放一个小灯盏,灯盏里盛着棉籽油, 棉花搓成灯芯,点着的小灯笼忽明忽暗像星星眨眼。有三个提灯笼的孩童,在松软的雪地上兴致地玩耍着。
突然一个叫冬子的小孩,纸灯笼燃烧起来,火苗窜到他身上,棉衣燃烧起来,吓得直哭。另一个孩子吓傻了,呆站着。纶赶忙把自己的灯笼吹灭放在地上,飞跑过去,夺过那孩子手中的灯笼远远扔出去,然后把他按在地上,急切地喊:“打滚,快打滚!”他一边喊一边就势推冬子,冬子在雪地里滚起来,一直到身上的火全灭了,纶把他拽起来,替他拍打掉头上脸上的雪,送他回家,家长看到孩子的摸样,慌忙问:“怎么弄成这样?”冬子讲了着火事件,讲了纶冒险救他的经过。冬子妈十分感激:“你和我儿子都是五岁,你遇事不慌,教他在雪地上滚动灭火,舍身忘己救我孩子,怎么感谢你呀?”答:“他有危险,我能不救吗?”问:“你小小年纪,机智勇敢,俗话说近朱者赤,让我儿子跟你学,你俩结拜小兄弟怎么样?”纶想了片刻,摇摇头。他说要去捡放在雪地里的灯笼,转身跑 了。纶回家向他父亲汇报事情全过程,父亲夸奖他英勇机智,接着反问:“为什么结交小兄弟的事摇头呢?”答:“苟轻诺,进退错,交友要慎重。”在场的人哈哈大笑:“小大人,小大人!”他父亲则以赞许的目光看着他,频频点头。
纶到十多岁的时候,主动参加公益活动和劳动实践。父亲常年开设粥棚,每周两次施舍挨饿的乡邻,纶抽出一天时间去当小服务员,体惜民情。他衣着简朴勤快谦卑,刚开始有人认为他是来领粥的小孩子,有人说:“这孩子喝碗粥不容易,忙乎半天了。”有人说:“每次粥棚开门他都来,家长也真是的!”纶听见了并不解释。倒是一位雇员嗔怪说话的人:“怎么说话呢?他是少东家!”那人好生惊奇,一连声说:“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曾祖开设石印局,小儿子纶很感兴趣,上学之余经常去工厂参与劳动,研究琢磨,还经常提出改进意见,学以致用。家人称他小工程师。他经常帮助同学补习功课,释疑解惑,有人缘有凝聚力,小伙伴们称他智多星。
纶十八岁中举人,二十岁应聘直隶总督府公务员。
直隶,指现在的河北,直属京师,其行政中心保定。北京在河北境内,确立了它的特殊地位,在清朝, 直隶总督是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兼管河南山东军民政务。
是年直隶袁总督招贤纳士,公开向社会招聘人才。总督府只需要五名公务员,报名者两千余人。当年直隶招聘比现在中央各部招聘公务员难多了, 各地应聘才俊两千多人云集保定, 骑马的、坐轿的、推独轮车的、挑担子的,街上行人川流不息。
纶由管家陪同,乘坐骡车,就是由骡子牵引的轿子车,冬天天气寒冷,轿子车四周用毡子围严实,挂着毡帘子,左右两侧有两个玻璃的小窗户,轿子里可以坐两个人,放些日用品行李什么的。虽然家在河北境内,骡车颠簸一天才到达保定。傍晚大小客栈更是一床难求。
纶和管家商量到附近农家询问一下,临时租赁。他们看中距离总督府不远的一座院落,上前扣门,开门出来一老翁,管家说明来意,老翁打量两位不速之客,两人都是文质彬彬很有素养,于是领进门里。坐在藤椅上的老妪站起来询问几句,然后说:“这个院子只有我们老两口,空房子有几间,你们不嫌弃就住吧。”管家说:“我们临时租住半个月。”老夫妇俩:“好说,好说。”
第二天纶去参加应聘报名,考场设在一个高墙大院里,偌大的院子里一字排开十几张桌子,每张桌子后面坐着一名工作人员,应聘的人排队到桌子前登记,递交履历资料。纶交完资料意欲离开的时候,看见队伍里一个人咳嗽不止满脸通红,他猜想那人可能是生病了,于是他在旁边等那人交完资料迎上前去问:“请问大名?谁跟你一块来的?”答:“愚名连奎,自己一人来的。”问:“住在哪儿?”答:“没有找到客栈,一夜卷缩街头,冻坏啦。”问:“愿意到我住的地方歇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