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第841章 0003,无疾而终
更新:12-10 15:01 作者:郭徐辉89 分类:军事小说
赵政根本就不给他留任何余地,直接告诉吕不韦,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就老老实实服从旨意,去巴蜀之地安度晚年。要么就抗旨不遵,然后等着被抄家灭族。这不是赵政在吓唬他,而对他的最后一次提醒。
亲政之后,赵政身边已经聚集了几位大才。其中最让引人注目的当属吕不韦推荐的李斯,李斯胸有大才一心想要辅佐赵政成就霸业,却没有帮吕不韦说半句好话。
吕不韦看不到任何希望,赵政已经跟他说的很明白了。要么就直接走人,要么就留下等死。
他不想死也不想走,因为不想死所以不想走,可走不走都是死。既然如此,那他就只能选择自我了断了。
一天后,秦国传出了吕不韦暴毙的消息。有人说吕不韦乃旧疾复发而亡,也有人说吕不韦是服毒而亡。这一切对赵政而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吕不韦死后他的门客无人闹事。那些先前还蠢蠢欲动的隐患,从此之后彻底变成了一潭死水。
身为一国之君,他绝对不会允许自己身边存在这样一个人。他的权利仅次于君主,还会在很多时候代表君主办事。
这样的人起初肯定是君主信得过的人,但时间会改变一切,当然也会改变一个人的立场和欲望。
吕不韦死后,赵政并未册封新的丞相,不过李斯却成为了秦国客卿。想当年,秦孝公时的商鞅就是一个客卿。而到最后,商鞅变成了秦国的大良造。所谓大良造,也就是当时秦国的最高官职,等同于后来的丞相,权利却比丞相还大。
李斯想赵政谏言,秦国蓄势这么多年,到了该一展宏图的时候了。秦国历代国君都想一统六国,只可惜他们的壮志后来全都变成了笑柄。
赵政不然,不先说现如今秦国的实力,就拿赵政外出游历这九年说起。刚开始秦国百姓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才听说他们的国君孤身一人去周游列国。当时他们都在替赵政担心,担心他会遇到什么危险。
不过后来大家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消息,知道赵政深藏不漏是个高手,也知道有人在暗中保护赵政。
李斯谏言秦国要一统六国,首要必须吞并的就是寒国。因为寒国就挡在秦国面前,如果不把寒国吃了,秦国就没有办法长驱直入攻打剩余五国。
秦国虽然变法多年,但是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落后。李斯的建议不知何时传到了寒国,寒国国君一听就急眼了,马上商量对策,最后派了一个出自墨家的修渠高手,此人名叫郑渠。
寒国国君亲自接见了郑渠,然后跟他说明情况。不管郑渠能够完成任务,回到寒国之后他都将有重谢。
郑渠到秦国后转悠了小半年,这才在贵人的举荐下见到了秦王赵政。郑渠给秦王画了好几幅图,图上所画的是水渠修好之后的样子。水渠可以纵观秦地东西南北,既能够帮助百姓旱涝保收,还可以借此大力发展水产业。
如果这条水渠可以修成的话,对秦国的经济发展绝对能够起到一个助推作用。按照当时秦国的发展速度计算的话,至少可以提升三倍以上。
看完那几幅图纸的赵政跟文武大臣无不赞叹,但有一个问题横在他们面前。修建水渠需要花很多的钱,而且需要雇佣很多的人。
自秦国变法之后,秦国的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修一条水渠倒是不成问题,可问题是要动用几十万人修渠,这样势必会影响秦国军队的兵源补充。
赵政陷入了两难之地,文武大臣也开始分成两派。一派是坚持要修建水渠,目的当然是为了秦国以后的发展。一派是坚决反对修建水渠,目的是为了让秦国能够专注于扩张地盘。
在没有吞并巴蜀的时候,秦国地界在七国之中排在第四。等他吞并和巴蜀之后,秦国的地界就一跃成为排名第二了。
不是他赵政在乎这个第一,而是他需要给秦国将士一个解释。而且还有一点他也考虑到了,如果再修渠的时候跟他国开战,那么秦国一定会遭受重大损失。
遣去左右随从,赵政只将李斯一人留下。他知李斯心中所想,故而希望可以从李斯这里得到答案。
其实旁人都看错了,其实李斯对吕不韦并非冷酷无亲。他曾不止一次的想要帮助吕不韦,可惜吕不韦死拽着不肯松手。两次已经踏出家门,最后却又自己钻深回去。
别说李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