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养成计划 第十四章 颍川书院(第一更)
更新:08-30 09:52 作者:可乐牛奶 分类:军事小说
后汉三国中,实际上并无书院这种教学机构。颍川书院与其说是书院,还不如说是一处由地方豪强联合创办的私学。汉末,教育机构分官学和私学两种。其中官学以太学为代表,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不过,二十年前的两次党锢之祸,让太学元气大伤,如今太学也已变得名存实亡了。
自从孔丘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后,私学之风盛行。几百年来,私学不断发展,到了汉末,私学渐渐成了当下教育的主流。在汉末,一提到私学,让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庞德公创办的鹿门山书院和颍川陈荀两家联合创办的颍川书院。
颍川书院坐落在颍阴城郊,此处本是颍川荀家的一座别庄,在创办书院后,便被捐了出来充当学堂。颍川书院由颍川的陈、荀两家带头,联合颍川大大小小的世家门阀联合创办,教学实力雄厚,名传天下。相比其他私学,颍川书院不仅学风开放,而且还并不完全排斥寒门士子,可谓是天下读书人的求学圣地。
刘誉得了荀彧的帮助,进入颍川书院学习也少了许多繁琐的手续。这一日,在荀彧的带领下,刘誉跟着来到了坐落在颍阴城郊的颍川书院。
颍川郡青山绿水,风景如画,虽经受了黄巾之乱的摧残,但经过数年休养,也早已变得热闹非凡。颍川多山地,故此颍川书院是依山而建。
来到大名鼎鼎的颍川书院前,刘誉明显的愣了愣。因为,面前这书院似乎与刘誉想象的并不一样。一堵雪白的矮墙将书院围绕其中,没有高大围墙,亦没有烫金匾额,也没有石狮瑞兽,唯有一扇年代颇为久远的木门微微开启着。在木门上端,悬挂着一块黑色的木匾,其上书写着四个纂书大字:颍川书院。字体遒劲有力,笔走龙蛇,将平凡的木匾映衬得熠熠生辉,让这原本简单朴素的书院大门都变得沉稳凝重起来。
看着刘誉颇有些诧异的神色,荀彧微笑着问刘誉道:“子思贤弟,见了这颍川书院,是否觉得有些失望?”
听得荀彧如此问道,刘誉沉默着摇了摇头道:“倒不是失望,只是觉得此地与我所想象的颇有差距,这才略有些失神!”
见刘誉回答的如此诚恳,荀彧也是点头道:“在下觉得,书院乃是学习知识的地方,若建设得太过奢华,反倒会误了菁菁学子的一腔求学热枕。不过,贤弟别看书院大门简陋,便小觑了颍川书院。在书院里面,教学设置齐全,有不少名师大儒时常前来讲课,除此之外,书院的藏书极为丰富,比我颍川荀家的藏书都还要多上一些!”
听到荀彧的解释后,刘誉也是微微有些吃惊。名师大儒讲课,仅是颍川书院实力的一方面。而藏书丰富,则是大大的体现了颍川书院的深厚底蕴。书籍作为知识的载体,向来是被世家门阀垄断的。教育的垄断,便导致了世家豪强势力越来越大,而寒门贫民则越来越弱势。荀家作为天下可数世家豪门,藏书之丰富天下共知,如今,颍川书院的藏书居然比颍川荀家都多,这也从另一方面显示了颍川书院的深厚底蕴。知道这个消息后,刘誉对颍川书院的期待又更盛了几分。
“文若兄长,这木匾上的字是何人所题?誉观其字迹,觉得此字笔墨中正,遒劲有力,必定出自大家之手!”看着木匾上的刚劲字迹,刘誉也是对题字之人颇有些好奇,便问荀彧道。
“此字乃陈太丘所题,陈太丘学识渊博,品德高尚,是我等士子的楷模。祖父在世时,对陈太丘也异常推崇,言其为天下可数的大贤!”听得刘誉问道,荀彧也是微笑着对其解释道。
刘誉二人一边聊着,一边推开轻启的木门走进颍川书院内。进了书院,四周景致又豁然变化。只见郁郁树荫笼罩着书院各处,又有不知名的小花在青翠绿草中绽放,散发出一抹浓郁的清香。二人沿着书院中的青石路面缓步而行,一路上,有不少刻苦的士子放声诵读先贤典籍,琅琅书声自林间悠悠传开,又有风流才俊抚琴而歌,琴声优雅歌声嘹亮,尽显名士风流。
荀彧乃是颍川书院的学生,其才华横溢,博学多识,在书院里自然有极高的名气。故此,刘誉二人一路走来,也有不少学子向荀彧打招呼。
“子思,我在这书院里也有不少至交好友,他们才气十足,能力胜过我十倍,若是子思此刻无事,不妨跟我去见见他们!”荀彧带着刘誉在面积庞大的书院里逛了许久后,忽的对刘誉说到。
听得荀彧此话后,刘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