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俏七零 第234章 工作
更新:09-16 07:23 作者:微微安心 分类:玄幻小说
家里就两个人,周县长工作繁忙还经常不回来吃饭,周婶婶忙活了半天有时候只有自己一个人坐在饭桌上,别提有多郁闷了。小贝回来以后,可以陪她吃饭说话,也不至于这么寂寞无聊。所以周婶婶这段日子倒是对小贝格外亲热。
杨小贝凑过去,发现细蔑的篮子里装的是一条肥大的鲫鱼,只怕有一斤多了,果然是适合烧汤的。这野生的鲫鱼能够长到这么大实属不易,在老家大家都叫“鲫瓜子”,鲫鱼能有多大可想而知。鲫鱼性平,烧汤最佳,是最适合孕产妇的汤类。怪不得周婶婶高兴得不得了。
“好呀,那今天有口服了。”杨小贝也不客气,于是散步变成了蹭饭,一行人一起回到周县长家里。难得今天周县长也不忙,很早就回来了。一家人好久没围坐在一起吃饭了,正好聊聊天,谈论一下各自的工作。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周县长平时烟不离手,可是杨小贝在这里,他也只好暂时控制一下。有点不习惯的搓着手,问道,“阿正现在忙完了没有啊?今年的计划能够完成吗?”
周品正一边给小贝剥着核桃,一边回答,“差不多了,按照计划都已经播种,就是还有两个乡在联系也想加入合作社,具体的工作还在谈。”现在合作社已经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不光是徐店镇,还有周边的几个乡镇都积极的加入,规模是越爱越大的。
摊子铺的大,周品正也日渐繁忙。除了杨小贝带回来的几个优势品种,因为打通了出口的路子,本地的优秀农作物,还有无公害大米等都成为了出口商品。这比国家商品粮的价格高得多,虽然规矩严了一点,可咱种田的还怕麻烦?在能够自己掌握家庭收入之后,每个人都卯足了劲甩开膀子干。
县里也从中受益,从一个没有任何特色,没有任何优势的农业大县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出口县”,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县里的税收、政绩都有了。特别是去年,为了出口大米,甚至连国家的水稻专家都惊动了,被请来因地制宜优选品种。
对,就是那位“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这位一直是杨小贝非常敬仰的对象,可以说全国,甚至世界上的农民们都受到他的影响。试想“大跃进”时期,拼命放卫星,拼产量,亩产也不过千斤。公社时期的产量更低,年成好的时候也就五、六百斤,就那样哪能养活那么多人呢?
后来全部换成了杂交稻,农民们随随便便亩产一千二、三百斤,特别好的可达一千五百斤。每回父母都要感叹一下,“要是没有袁龙平,哪里有这么高的收成啊!当年要是这么高的话,也不会饿死那么多人了!”
现在袁院士还没有走上神坛,但也已经声名远播了。白云与湘南接壤,袁院士这时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算是一衣带水的乡亲,在接到邀请后,百忙之中还是过来实地指导。
这也是白云县后来一直津津乐道的事。谁要说咱们的稻米不好吃,那必须得争个明白,当年可是袁院士给帮忙选的种!这时杂交水稻已经推广了好几年了,产量是上去了,但是口感并不是最佳的。为了达到出口标准,还有得到最好的优选品种,省农科院在袁院士的指导下成立了研究所,专门为了白云县因地制宜选种。
选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年有一部分土地试种,也有更多的土地变成蔬菜大棚。为此和政府的协调,农户的协议,技术培训,产品管控等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兹事体大,周县长也非常关心。
农民是最大的团体,农村出了问题,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都要出问题。现在又是新种,又是新模式,搞得不好到时候欠收、绝收,农民的土地没有产出,那乐子就大了,搞不好周县长的乌纱帽越难保。当然周县长并不是担心自己的管帽,而是为了广大的农民兄弟操心。
“叔你放心吧!我办事你还不知道,要是盲目扩张的话,早都到外县去了,哪里还在乡里打转。”周品正详细地向叔叔汇报了最近的工作,他年轻(现在也快而立之年了呢!)的时候胆大包天,恨不得天老大他老二,做事一贯激进。但自从那年惊吓一场,他才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比如现在,合作社在他是的控制下缓步发展,并且事事都是政府出头,或者借政府的名义,让合作社变成了一个“非私有化”,尽管掣肘颇多,但是这样稳妥,既不会给叔叔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不会有风险。
以他现在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