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209章:到底谁才是脑子有坑
更新:09-21 03:39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其他小说
鲁国是周公旦的后裔之国,还是从别人那里抢来的国祚,顺道灭掉的分封国不是一个两个,严格来说有点立国不正。
当然了,因为周公旦没有抢侄子的天子位,再来是也灭掉了一些异族的国家,一美遮千丑的趋势下,好些污点是能够被无视掉的。
后面,鲁国受于先祖周公旦的庇护,甚至是周公旦在鲁国传承的一些周王室权柄,哪怕没有出过多少明君也能将小日子过得肥美,直至齐国成了区域性强国才让鲁国的小日子开始变得糟心。
说鲁国和齐国是世仇一点没错,双方爆发的大战不止一次,后来更是因为盯上了相同的小国,使得两国之间旳矛盾一再增大。
按照道理来说,继承了周公旦在周王室权柄的鲁国,他们应该比谁都维护周礼,事实证明鲁国君臣不傻,很清楚不图强就将被时代抛弃的真理,嘴巴里喊着恪守周礼,对待其他诸侯也能一直逼逼叨,偏偏偷鸡摸狗的事情自己没少做。
用现代一句话舶来的“口嫌体正直”很能描述出鲁国的所作所为,简单一点就是他们很双标。
智瑶着实不理解一点,齐国越乱,乱越久,不是对鲁国的好处更大吗?
“他们该不会以为公子阳生上位后,还会是像拼搏阶段的言听计从吧?”智瑶知道一点,哪怕现在公子阳生对鲁国也不是言听计从。
一个对外国势力言听计从的国君坐不稳君位,别提消除叛乱后的齐国远比鲁国强大这一点。
鲁国本身比齐国弱小,他们哪来的信心能控制住成为齐君之后的阳生呢?
正在发生的事情,也就是鲁国支持公子阳生,曾经发生在秦国支持晋文公重耳身上过。
当时的晋文公重耳带着一些人在秦国避难,秦穆公发现晋国内乱很严重觉得有机可乘,随后秦国支持晋文公重耳回到晋国并成为国君。
成为国君的晋文公重耳没有如秦穆公希望的那样对秦国言听计从。晋文公重耳选择的是假装恭顺麻痹秦国,默默发展晋国,直至某天突然爆发。
晋文公重耳并不是在干什么忘恩负义的事情,本身是秦国对晋国不怀好意,乃至于秦国从实际行动上一直在对晋国攻城掠地,他不反击的话,还能是直接将晋国的国祚双手给秦国奉上?
“鲁国不是除了周王室之外,唯一一个有图书馆的国家吗?他们能够接收到各国史官的记录,不可能忽略掉晋文公与秦穆公的往事。难道他们以为自己比秦穆公更牛逼?”智瑶心里觉得有点好笑。
要说当时,秦穆公在位可是一度称霸,秦国的的确确也是比晋国强。
晋国后面发展起来是另外一回事了,一直强下去跟一再扩张获得的土地有关,何尝不是晋人的奋斗不休呢?
所以,秦穆公之后的秦国沉沦了很久,土地一样是那一片土地,轮到秦人奋发向上之后,天下诸侯谁能抵挡?
因此,持有资源能够对竞争有助益,决定胜败的永远是人啊。
智瑶认定鲁国绝对会玩脱,并且遭到的反噬会很大。
“司马穰苴代表智氏站在齐君荼那一边,事情干得有点倾向太严重了。”智瑶心想。
作为齐国曾经的贵族,一度也是得到高位的司马穰苴,他肯定是拿齐君荼视作正朔的。
目前齐君荼的势力有点弱,智氏的站台或许是能够起到一些助益,比如恐吓到公子阳生。可是一旦公子阳生这一边下定决心要打齐国的一统战争,智氏不可能抽出太多的兵力东向。
对智氏来说,两个五年计划才是核心利益,其它什么的都能暂时让道。
一旦智氏给齐君荼站台,然后齐国最后的胜利者是公子阳生,势必会给智氏的声望带来负面影响。
当然了,智瑶给了司马穰苴权限,智氏肯定不会拆司马穰苴的台。
某种程度来说,智氏支持齐君荼算是站在正义的一边,同时也能让齐国的内战耗得更久一些,代表智氏做出相关选择的司马穰苴不算失职,顶多就是公私兼顾了。
“子我。”智瑶唤来宰予,吩咐道:“你往鲁国,务必使三桓与公子阳生割裂。”
这个“子我”是宰予的表字。
宰予先应“诺”,又说道:“荼为君,虽弱,乃君也。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