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巅:从方腊开始 第187章 解放火星
更新:09-11 04:19 作者:西夏古兽 分类:军事小说
测试广告1第187章187.解放火星
话说大宋歙州,治下有六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笔神阁 www.bishenge。com歙州治所自古就是歙县古城。
歙县古城山水环绕,风光秀美,人物风流,有诗为证。
正是:
岁晚相逢古帝乡,长松百尺傲冰霜。
青鞋踏遍江南岸,更赋名花似漫郎。
歙州自古就有“东南邹鲁”之称。
境内山峰奇美——名山傲立;人物风流毓秀——名人辈出。歙州名山,毫无争议的是指黄山。而歙州的名人则何止方腊一人。
其实,更多的歙州人是那些不显山不露水,头脑灵活,靠胳膊靠腿,既能吃苦耐劳、又能发家致富的广大劳动……吭吭!商人们。
歙州山多地少——七山二水一分田。属于地狭人稠,因此,粮食从来都没有自给自足过,一年到头的不够吃。
当然了,不是每个人家粮食都不够吃。家有良田千顷的那些个大土豪和大地主不在此例。那些大土豪和大地主家的粮食多的人都吃不下,存在粮仓里一发霉全都喂猪了。
粮不够吃的永远都是那些家中只有几亩薄田或者家中根本没田的人。
既然家里没那么多地可以种粮食,只能另谋出路。
歙州多山,讲的就是靠山吃山。
歙州山上广有林茶,这就造成歙州人大多选择以林茶为业的生活模式。
可是,你光有林茶还是不能吃饱肚子。你总不能天天喝着毛峰就着西北风当饭吃吧?所以,当家家都有林茶的时候,那东西就要再次寻找出路了。
为了把林茶换成真金白银,换成大米白面,歙州人往往选择背井离乡出门讨活路。
有一种背井离乡很无奈,他们并不是觉得家乡有什么不好,而是因为家里的粮食不够吃。
他们的足迹踏遍黄山黄河,越过长江长城。无论是雪域高原,还是戈壁大漠,只要有人烟的地方,歙州人就会出现在那里。
久而久之,渐渐形成了歙州人出门经商的传统习惯。
古代商人的财富绝大多数都是几代人日积月累下来的。不像我大天朝,只要公司一上市,立马造就一大批的亿万富翁。一夜暴富比比皆是。
俺的娘啊!这哪是挣钱呢,这简直是在抢钱呢。
更可恨的还是,公司上市没俩年。大股东拚命地减持,股份减完了,几百亿到手了,人家董事长也表示不干了。
董事长都不干了,他干啥去了?
一般情况下这都是套路。
董事长临下台时会特意发表个声明什么的,他是这么说的:
这里的空气不够甜,这里的天空不够蓝,这里的河水有点咸,这里的生活有点烦。走喽,不跟你们玩了。我移民去了!
他妈拉个巴子!
这种人,国家白养了。吃着家里的挣着国内的肥了自己的跑到国外认祖宗去了。典型的白眼狼,真是连条狗都不如!
气死老祖爷爷我了,等等……我先喝杯冰镇雪碧压压火!
歙州的商人就是徽商的前身。他们为了生计也为了追求财富,走出家门,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乃至走向全世界。
茶、米、丝、盐、木、石……等等,凡是关乎国计民生衣食住行的歙州人都在经营,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勤劳、勇敢和汗水创造着财富。最后,造就了一大批富豪。
这些歙州富豪把钱挣回来反哺家乡。使得歙州高楼林立,石坊遍布,商铺满街。这为徽商的未来发展壮大奠定了历史基础。
歙城自汉始至大宋都是历朝历代的郡、州、路、府的治所,虽不及京杭繁华,也算是富庶之乡甲于一方了。
歙城分内城和外城。
内城叫子城,是历代官僚机构所在地,也就是常说的官居;外城为罗城,是士民商贾居住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民居。
歙城之内有官居,有民居。在歙城之外广大的乡镇农村,更多的还有农居、山居、水居……不一而足。反正,有房的地方就有居,没有房的人就居不了。
话说回来,没有房子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