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医院回80年 第436章 一环内黄金地段
更新:09-20 13:47 作者: 前世的医生回到了1980年,父母双亡,家里有姐弟4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和生存的大问题,幸亏随身带着一个空间医院,那且看陈夏如何借助重生福利,一步步创造财富。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带着医院回80年》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分类:都市小说
陈夏对北平的四合院了解也不多,南方人嘛,一般还是喜欢高层楼房为主。
不过他前世看过几个记录片讲到过北平的四合院。
比如那些已经变成“大杂院”的四合院,里面乱搭乱建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样子,中间的通道基本上只允许一辆自行车推过。
这种大杂院根本就看不出前院后院,正房厢房什么的。
家里放个屁,周围邻居全都能听到,关键是还没有抽水马桶,每家每户都准备了痰盂,一早上端到公共厕所去倒掉。
当年王菲跟窦大仙住在四合院的时候,每天早上就去倒痰盂,卫生条件相当不容乐观。
这种大杂院,按现在1983年的价格,从几千到几万不等,看面积大小而定,一般不会超过3万。
买了这种四合院,只有产权,里面的住户是不能赶走的,因为人家已经租下来了,有权利住下去,除非他们自己愿意搬走,现在大不了把租金给你。
陈夏用脚趾头都没考虑过买这种院子,买来是准备受气的?还是做好人好事?房东自己都没得住,让给一群当地人住?
还有一种四合院,那就历害了,像邓文迪在故宫边的四合院,豪华奢侈。
像香江某缺德鬼买的那个四合院,光是那院墙就是豪门大宅的气派,不过外人没有机会进去拍过。
陈夏要买,就买这种独门独院的大宅子,跟白景琦白七爷家的大宅门似的。
什么前院、后院、东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书房院、围房院通通都要有。
当然还有更豪横的四合院,比如“恭王府”,这种大宅门就算了,有钱国家也不会卖的,陈夏有自知之明,压根就不敢想。
现在北平的四合院还处于白菜价阶段,真正的有钱人都想着住高层建筑,有独立卫生间的单位楼。
四合院的交通不便,一般得了在胡同里,另外一个卫生设施不齐全,关键还有一点,周围邻居太多太吵。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有钱人太少了。
一个月就几十元工资,哪怕是有级别的干部,顶了天也就两三百元一个月,一年一两千元,还要管着一家老小吃喝拉撒,谁有钱买房呀。
哪怕再便宜,一个院子两三万块钱,基本上普通老百姓是买不起的,而且这时候的老百姓也没有什么买房子保值增值这个概念。
就连马末都也曾经在一个采访里说过,他当初要是把买古董的钱全买了四合院,那他就是后来的全国首富了,妥妥的。但他就没想过买房这事儿。
邹副部长毕竟只是一个建议,具体他也不能拍板,所以双方约好晚些时候就给答复,这种事情毕竟要集体讨论过。
当天下午,香江客人想购买原卫生部老办公用房做住宅的申请就上报了,并且附上了可以使用外汇支付这一条。
等到晚上大家吃过饭后,卫生部办公厅的电话就打了过来,上面原则上同意可以出售,明天可以去看房。
陈夏都听傻了,什么时候这些机关老爷们的工作效率这么高了?
看来香江人真是超国民待遇啊,一路绿灯,真是他们要啥给啥的地步,可是这群白眼狼最后……
唉,我本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啊。
第二天,卫生部的汽车到北平饭店接上了陈淑琴、陈夏、陈春几人,一直沿着什刹海一路开去。
陈夏别的不认识,这银锭桥还是认识的,当初他和顾琳这里有过合影,跟前世的妻子也在这里合过影,所以记忆深刻。
过了银锭桥就是后海了,汽车拐进了一条小胡同,陈夏瞄到了一个路牌,上面写着鸦儿胡同,当时还想着这名字真不好听。
卫生部办公厅的吴副主任非常客气地说道:“陈女士,我们到目的地了。”
这是一个五进的大宅子,里面保持着传统的建筑风格,显然当初做为办公用房也并没有破坏里面的结构,不过里面就比较破旧了,毕竟已经闲置了5、6年了。
陈夏对房子的好差其实并不关心,他又不是真想来住,做投资当然要挑地段了。
这大四合院离后海北沿直线距离也不超过200米,附近就是宋国母故居,可以说是闹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