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北汉燕王 第二百七十二章 坚辞不受
关于封王的事情,敖烈亲自提笔给刘协回了一封奏折,表明自己已经位极人臣,不适合在担当更大的职位。况且大汉自开国以来,就没有封过异姓王,虽然敖烈是正宗的汉室宗亲,不是外戚,可毕竟已经改为外姓,封王实在是有些不合时宜。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刘协的诏书和敖烈的奏折,犹如走马灯一般来回传递与洛阳与通州之间。刘协十分恳切的再三询问敖烈,是否愿意封王,但敖烈却再三推辞,始终不肯接受刘协的册封。最后刘协无奈之下,只好暂停了对敖烈的封王。
敖烈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想落人口实,免得被刘备那样的人,冠以功高欺主的恶名。像刘备那样表面仁慈道德,实则包藏祸心的大有人在,他们眼馋于功利,却得不到期望的功利,就会嫉妒一些比他们成功的人,比如敖烈。从而进行言语上中伤,偏偏在他们伪善的假面目之下,有不少不明所以的人,会听信他们的话,从而形成一股舆论压力,会对敖烈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另一点,敖烈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现在自己坐拥北方五州,势力地盘已经是天下诸侯中的第一人了,对自己心存不满或者忌惮自己的人,大有人在,如果自己封王了,必定会成为点燃那些人心中不满的导火索,哪怕是已经和敖烈约定好同盟攻略的曹操,说不定也会转而站到自己的对里面去。敖烈不想被孤立,更不想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对封王的事情,自然也就坚辞不受了。
而且从敖烈的本心来讲,他也不太看重封王不封王的,现在的敖烈手握雄兵,治下有着数不尽的优秀兵源,随时可以把他们征召入伍,转化成精兵,军事力量尤为强大。还有开府的特权,又以大都督身份,总领北方五州的军政大事,这样的身份地位,和封王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少了一个王位的虚名而已。前世的敖烈,只是一个爱好探宝的探险者,虽然今生因为家庭的关系走上了从军的道路。但在内心来讲,敖烈还是向往过清闲日子的,等打下了清平盛世,统一了大汉的疆土,说不定敖烈就会把江山交给刘协,或者更有能力的人来管理。自己到名山大川之间逍遥快活去了,哪还在乎什么王位不王位的?
就在敖烈和刘协来回通信的时候,鲁肃在一个月前带着三万汉军来到了通州,正式走马上任了。同时鲁肃还带来了大量的工匠和一些花匠,准备对通州进行规划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建设城镇,加强通州百姓防御力的同时。也能促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那些花匠,是敖烈特意吩咐鲁肃带来的,用意是让他们选择大漠水草丰盛的地方,大量的种植花草树木,实施绿化,防止土地沙漠化。作为穿越者,敖烈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
另外,还有两万乌桓人以及一些高句丽人和扶余人,甚至一些开明的汉人,也随同鲁肃的大军一起来到了大漠,他们愿意在大漠上定居下来,共同建设大漠,把大漠打造成全新的通州。这些人的到来,也给荒芜的大漠平添了一份生气,让一片黄沙覆盖的大漠,有了重建的希望。
鲁肃到来之后,首先是让带来的工匠们,在狼居胥山附近建设城市,以后,这里就是通州的行政中心了。等到狼居胥城建设好之后,鲁肃还会分别在祁连山和焉支山再建设两座大城,供境内子民居住,之后再陆续建设一些小型的城镇,让更多靠游牧为生的人,有坚固稳定的住所,摆脱落后的生产方式。
在建设城市的同时,鲁肃每天都要到匈奴俘虏中去转一圈,和他们聊一些家常,讨论一下牛羊的生产养殖等等琐碎的话题,并潜移默化的把汉人的习俗一点一点的渗透到谈话中,让匈奴人对汉人的生活,渐渐充满了向往之情,很多老人和孩子,在鲁肃的感化下,自愿投入到城市的建设中,为自己即将拥有的家园,尽一份力量,而那些匈奴女人,则是自发的聚集在一起,通过配发到她们手中有限的食物,进行加工改良,烹制出带有浓重匈奴人气息的美食,送到忙碌的工地上,犒劳那些挥汗如雨的工匠。通过这样的一个细节,汉人和匈奴人相互的仇视逐渐被抹平了,在通州,他们为建设共同的家园而团结到了一起,共同的努力着。
之后,鲁肃这才颁布了通州的律法,一切规章制度,都严格的按照燕京律来实施。在鲁肃的前期努力之下,燕京律的颁布、实施,没有遇到任何的障碍,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就取代了大漠原有的习俗,成为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