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色 五三八节 谁入地狱?
萧布衣眼中有了同情之意,却没有再望杨得志。
他知道朋友不需要同情,他也不想展现这种同情,他只想知道杨得志出家的前因后果,他希望能帮助杨得志。
他已经决定,杨得志所求的事情,他一定会答应。不为别事,只为当年那同生共死的患难之情。
“当年大隋为捉杨玄感,可说是不遗余力,想从先帝手上逃脱追杀,实在是很艰难的事情。杨玄感就是逃难绝望,这才让兄弟杀他,以求保兄弟之命,没想到杨广心肠如铁,终于还是屠杀殆尽。杨得志能得以逃命,倒要得益于一人。”道信轻声道。
“是谁?”萧布衣问道。
道信双眸清澈,沉着道:“萧施主其实早知晓此人,而且他还在和你为敌。”
萧布衣心中一颤,已有所警觉,“杨善会?”
道信缓缓点头,“不错,正是杨善会!”
“杨善会和杨得志有什么关系?据我所知,他们似乎没有血缘关系。要真的有血缘联系,只怕杨广当年就饶不了杨善会。”萧布衣垂头望向腰间的那把刀。宝刀在鞘,饮血无数,眼下当如何来斩?
“尚书令杨素曾救过杨善会的全家,所以杨善会对杨素一家感恩戴德,暗中拜杨素为义父。杨素是心机深沉之人,杨善会亦是如此,是以这件事少有人知道。”道信答道:“后来杨玄感也有恩于杨善会,但是此事也一直秘而不宣。杨玄感不张扬这件事,是想留条后路,杨善会不张扬此事,却是因为他本来是太平道中人。”
道信见萧布衣露出疑惑之意,解释道:“贫僧本来也是不知,但杨得志却是知晓,可这件事直到最近他才话于我知。杨玄感当年叛乱,其实也找过杨善会,杨善会本是知机之人,知道大隋那时还是根深蒂固,劝告杨玄感莫要起事。杨玄感不听,执意起事,结果大军在月余的功夫就损失殆尽,杨善会一直没有动静,所以这才没有被先帝察觉追究,得以保全。不过杨善会却偷偷的将杨得志救出来,送到了草原,若非如此,杨得志早死多年,又哪里来的今曰的大痴?”
道信素来言简意赅,像今曰这般大费唇舌实属少见。为求明白,道信也不再打些禅机,只求将事情交代清楚。
经过道信的一番解释,萧布衣明白了很多,但还有不少疑惑。斜睨了杨得志一眼,问,“那杨得志为何要出家呢?”
道信说道:“杨得志在草原避难,本来心灰意懒,但这时候却碰到了萧施主。虽是贫困,却是安乐,本以为一辈子如此就好,没想到萧施主却是从经商到庙堂。而杨善会却是痛恨先帝手段之辣,斩草除根,不留余地,心中已有了造反的念头。他开始联络人手,等待时机,然后再寻杨得志,准备以奉杨得志为主起事。”
萧布衣双眉一扬,已明白了什么。
“这时杨得志却下了江南,为萧施主联系的人手,其实都是杨家的旧部。世态炎凉也是有的,但这些并非他心灰之因。杨善会要拥杨得志为主起事,杨得志却是有感苍生之苦,逃难之痛,不肯答应。”道信说到这里,望向杨得志道:“或许是因为这一念之间,贫僧才想着收他为徒。可杨得志感激杨善会的救命之恩,不知道如何是好。但这时候洛水袭驾一事已有筹备,那惊天一击不过瞬间,但参与的势力简直难以想像。杨得志犹豫中,却无意得知杨善会是太平道中人,而且和符平居有联系!他家败落遭屠,可说是和太平道、符平居关系极大,是以他对太平道深恶痛绝,那一刻心灰意懒,却无力说服杨善会放弃,是以才决定削发为僧,躲避这些无法排遣的愁苦。当年无论在东都,还是吴城,终究还是放心不下萧施主,怕那些人对你不利,这才用言语提醒你提防。”
萧布衣望了杨得志一眼,终于明白他的为难之处,不由为杨得志难过。杨得志恩怨两难,难以决定。
“往事如烟,难分对错,可你们今曰来,却让我做些什么?”
道信沉吟半晌,“大痴经过这些年来,终于大彻大悟。可毕竟尘缘未了,知道你和杨善会迟早对决,这次前来,就是想求萧施主饶杨善会一命。当年若非杨善会,他也不可能活到今曰,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