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沉浮之甲午悲歌 第九节大腕耍无赖
更新:02-21 06:28 作者:阳明山下 分类:军事小说
“借款的事情办得怎么样啦?”盛宣怀回到总督衙门后李鸿章立刻召见了他:
“非常顺利,您算是掐准洋人的脉了。”说着盛宣怀从袖口掏出一张表:“这是各国银行借款的数目利息以及偿还的期限,都写道上面啦。”
“嗯,念。”李鸿章点起烟斗说道:
“是,汇丰银行愿借八十万,年息六厘,五年还清。怡和银行愿借一百五十万,年息五厘九,两年还清。法国东方银行愿借一百万,照英镑折算,分十年还清。德国德华银行愿借一百万两,年息五厘五,五年还清。”
“那你意如何?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李鸿章问道:
“那当然是找利息最低的借啦,我觉得呀,应该先跟东方银行和德华银行各借一百万。再让德华银行把偿还的期限也延至十年。”盛宣怀提出建议:
按说盛宣怀本是商人出身,后来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这种半官半商的身份所提出的建议应该能让朝廷所受到的盘剥程度降到最低的,但却李鸿章居然就没有同意。
“不,都向德华银行借。”李鸿章斩钉截铁的说:“二百万两,若年息不能压低,偿还期限就延至十五年。”李鸿章又补充道:
“向两家借岂不周旋余地更大?”盛宣怀疑惑不解的问道:
“不,就向一家借,而且越多越好。”李鸿章依然坚持:
“杏孙你有所不知,借少了,你是他孙子,可借多了,他反而成了你的孙子。当然这二百万也可以向东方银行借。”李鸿章深思熟虑后说道:
“中堂大人,您真是神机妙算,宣怀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呀,好,卑职即刻与德华银行商量。”盛宣怀收好纸张,准备离开:
这时李鸿章突然想起了什么事情叫住了他:“杏孙等一下,我已经许诺,谁借给我钱,我就买谁的军火,得讲信诺呀,而法国造的军舰不行,德国行,就找德华银行借!”
德国工业一直到现在都是享誉全球数一数二的产业,这得益于德意志民族严谨的精神和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最好的例子就是光绪十五年,紧挨德国的比利时人主持修建的卢沟桥。岁月横流,百年沧桑,依然屹立于今日。
而一百多年前的李鸿章也用他睿智的眼光看到了德国工业的强大,虽然他肯定不能预知德国这个伟大的国家与民族在几十年后能够强大到发动两次世界大战。
不过这次和洋人打交道无疑是最成功的一次,正如后来盛宣怀所说的,自借洋债以来,这一次是干得最漂亮的。但李鸿章却不以为然,因为他知道再漂亮,借来的钱,还不都在圆明园上打了水漂,而北洋水师并未用过分毫来添置一枪一炮。
到这为止,海防捐卖官卖了的二百万两,这次借洋债也是两百万两,一共四百万两银子。北洋水师的旗舰致远号与定远号两艘铁甲巡洋舰也才一百三十万两。如果这四百万两银子用于扩充北洋水师的话,不敢说登陆东京,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中日之间二十年再无战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政府历来都是很有钱的,不过很少用在刀刃上,全用在了穷奢极欲上了。
临走时李鸿章又给盛宣怀交代了一件事:“这次借洋债的事情要是办成了,先不要说出去。”
“朝廷不是催得很急吗?”盛宣怀问道:
“让他们急一急也好。”李鸿章若有所思的说道:
洋债的事情搞定后,李鸿章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张之洞了,因为不久之前他以醇亲王的名义,让张之洞认交一百万两银子。可张之洞不但分文不交,反而还倒打一耙,顺势上书朝廷弹劾海防捐,让李鸿章下不了台。
不过对付张之洞并不是出于私仇,而是太后交于他的任务,这一百万无论如何都得替太后收上来的。
在李鸿章看来,张之洞也是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油条,真是长了毛比猴都精,看来不把他逼上绝路,他是不会认交一百万两银子的。
这时报纸上一个不起眼的消息,引起了李鸿章的注意。而这个消息使李鸿章终于抓到了张之洞这只老狐狸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