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妹妹是偶像 一零五五章 虞美人(2)
以前小芝妍开家长会什么都是汪栋梁代替去的,但自从苏虞兮经常待在京城,小芝妍又升入了初中之后,她的学业问题就交给了苏虞兮。
毕竟汪栋梁现在也很忙,并不能兼顾到一个小女孩的成长。
现在小芝妍和她奶奶跟苏虞兮住在一起,自然是给苏虞兮管好的多。
小芝妍就读的学校是京城最好的人大附中,她成绩非常好,汪栋梁又找了点关系,才得以进来。
不过这个最好是指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率最高,若要是权贵们,自然是读景山学校、101中学、八一或者四中了,因为权贵们对成绩并在意,所以完全不需要去读人大附中这种学业和考试繁重的学校。
到是读人大附中的有点小钱的人比较多,每个对人大附中略有了解的人都清楚,这个学校和别的一样,是收钱的,而且绝不少收。
当然表面上人大附中是不会收不该收的钱的,赞助费可以不以赞助费的名义收,那可以叫教育捐赠。因此,人大附中账面上绝不会有所谓择校费,赞助费,所有的进账都会有体面的名义。
因此人大附中有不少通过这样特殊渠道进来的同学,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来历也有些龙蛇混杂。
其实苏虞兮之所以替小芝妍选择读人大附中,并不是因为人大附中的教学质量有多好,而是因为这里离她上班的中关村“兮羽”总部最近,方便她在保姆没有空或者休息的时候接送。
苏虞兮开着她继承自程晓羽的小迷你,从公司地下停车场出来,拐上中关村路直接走不到两公里,过一个十字路口就到了人大附中。
九十年代京城最强的是清华附中,但自从人大附中出了一个女强人校长刘雪华,就开始滚雪球似的成长为京城升学率第一的中学,霸占京城第一中学的头把交椅多年,因此这个学校的学生和老师都有一种类似复旦附中的骄傲感。
但就苏虞兮看来人大附中和她的母校复旦附中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复旦附中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不误,并且还比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偏重于素质教育。
而人大附中是一个以应试教育为中心,讲究丛林法则的学校。
只是在苏虞兮看来这一切都不是事,对于小芝妍的成绩她从来没有做过要求,反而是小芝妍为了不给她和程晓羽丢脸,学习的很认真。
苏虞兮对于小芝妍根本没有要求,任由她野蛮生长,只是小芝妍不论问她什么问题,她都会给出她的答案,并给出她为什么是这样解答的。
例如小芝妍就曾经问她京城的房价为什么这么贵。
而苏虞兮的给出答案是用物理学的思考方法分析京城房价问题:价格由供给需求决定。供给就是能建造多少平米房子,由于容积率一定,于是转化为土地供应面积问题。需求就是人口,当前人口总数,未来人口数量,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比例,外来人口区域分布,购房区域偏好。
然后和小芝妍一起在网站去政府机关寻找相关事实和数据:京城每年城区土地供应面积、每年建筑面积、每年销售面积、人口区域分布、过去十年成交均价、过去十年新增人口数量、新增人口数量趋势、未来十年人口总量预测。
通过这些数据,让小芝妍自己思考推导,然后得出京城房价为什么贵,并且还将要继续贵的结论,顺便教会了她看那些地区的房子更值得投资。
而不是简单给小芝妍一个答案,更不是单纯的从居民收入和政府政策去看待这个问题。
苏虞兮在教导小芝妍透过现象看本质。
至于有些时候小芝妍做了些稍微出格一点的事情,她觉得无伤大雅,她自信能兜得住。
路过人大附中无数次了,进来这还是苏虞兮第一次,停好车,二月的湿润冷意让一切都显得很有些萧索,空气中弥漫着校园独有的花草树木泥土塑胶跑道清洁剂等等的混合气味儿,红砖白窗的教学楼伫立在国旗飘扬的旗杆后面,带来一种空间压迫感。
这让苏虞兮回忆起了那还不算遥远的高中生活,感受曾经发生的和某人相关的故事,那相关的记忆如浩瀚的星河一般在脑海里闪烁,即使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苏虞兮并没有过多感慨,带上墨镜直接朝着初中部的教学楼走去,初一班级都是在一楼,初一老师的办公室在教学楼的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