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千年玄机》 第一章源起
道教,源起远古时期人类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探索,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然道教与百家争鸣中的道家亦有区别,最主要的是道教是宗教,而道家则是以“道”的思想治国为纲领的哲学流派。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对后世较有影响的数张道陵于汉顺帝时期在鹤鸣山创立的五斗米道。因入教者需缴五斗米而得名。后张道陵择于龙虎山炼丹修道,由此发源出正一教,又因每代掌教均称天师,故又名“天师教”,后世称张道陵为祖天师。
张道陵之孙张角于东汉末年自称太上老君传其《太平经》,创太平道。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割据一方。
晋时,陶弘景于句容茅山创立茅山教,尊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太微天帝君、后圣金阙帝君、太上老君等为最高神,主张思神、诵经、修功德,兼修辟谷、导引和斋醮。茅山名源于汉时咸阳三茅真君于此修道炼丹升仙得名。期间,葛洪等人对茅山的影响是为重大。现今,各动漫、电影中的九字真言“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就是出自葛洪的<抱朴子>:"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后演变为"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达摩、流支三藏等人东渡中土,将佛经、佛教思想等传入中土,使得佛教为当时许多为政者所信仰,这之前虽也有,但苦于语言不通,不得大兴,佛教鲜于明间。
唐时,佛道争鸣,时而抑佛尊道,时而抑道尊佛。可查到见于史上的会昌灭佛等活动。期间,道教的罗公远、吕洞宾等是为得道高人,佛教的玄奘、叶法善、六祖慧能等亦是如此。
宋时伍守阳、柳华阳以《黄帝内经》思想及丹道思想创立以自身鼎炉修内丹的伍柳派,开启道教的新篇章。
宋徽宗爱书法,热衷于丹道,曾派人收集整理过天下道经。当然,其荒废朝政,也是导致北宋灭亡的原因之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元时,道教的幸存得力于丘处机、尹志平等全真教的力保。当然,这一时期也是全真的鼎盛时期。流行于藏区、蒙古、辽东的萨满和藏传佛教也得到南传。
明朝政府对宗教的管理和当今有些类似,既不让其太强大又不使其消亡。期间正一教因与朱元璋的关系而得强大(相对其他宗派)。但像清微、神霄等宗派却几于消亡,不见踪迹。
清政府是满人,信藏传佛教、萨满。期间传统佛教和道教受到一定的打压,有些派别加入反清复明的队伍,甚至被灭门,如南少林。
民国时期天下大乱,宗教亦是不能幸免,正一教掌教张恩溥带一支转至台湾,亦有一支到达海外,形成海外正一教。抗日时期,宗教队伍上阵杀敌,也是表明其爱国之志。说小了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