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战长空 第五〇四章 主动弹的阴影
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出现,仿佛一阵寒流扫过龙云的心头。
仿佛是跟随着他的思路一般,陈述战况的上校话锋一转,也移到了这个话题上来:
“……结合情报部门的信息收集,和作战部队反馈的作战报告、rwr系统截获信号分析,可以肯定相当数量的美国空军战机已经开始使用全新的空空导弹系统;这种系统在很久之前就进入情报部门的视线,西方有时称其为‘slammer’,正式武器编号已经确认为aim-120。
关于这种导弹的具体情况,请来自‘三角旗’的乌沙科夫同志为大家说明。”
随着上校的目光所至,安德烈*乌沙科夫腰板一直,抬手掩口轻咳了两声。
在发言之前整理一下手上的纸张,打开笔记本电脑时还抬头看了桌子对面的龙云两眼,这位参与苏联空空导弹研制的技术少将显然是有一点尴尬,也许他还在为维克托之前的悉心指点而心生惭愧。
美国人已经把aim-120导弹投入了实战,但是自己主持负责的r-77却又在哪儿?
虽然想到现在r-77的整体布局和电路、控制部分已经完成内部测试,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导弹的核心设备——雷达自导头上,乌沙科夫还是觉得难辞其咎。作为一名时刻跟踪导弹武器发展前沿的科研人员,他当然很清楚“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与“主动雷达制导导弹”,这种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字之差,对浴血奋战的飞行员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各位,关于aim-120这种导弹的细节、参数,分发的材料上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在得到样弹之前我们只能推测到这种程度。如果要简单说明眼下的问题,我打算讲一讲主动雷达导弹的技术特性和作战模式,希望对各位的思考有所帮助。
撇开和主题无关的琐碎细节不谈,‘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和‘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都是通过目标的雷达反射信号进行归向;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自身携带一部雷达、可以进行目标照射,而后者需要载机雷达提供目标照射。
看上去很简单的工作模式变化,反映在载机的作战策略上却是根本性的改变:总结起来一句话概括,在导弹发射后,半主动弹的载机需要一直用雷达提供目标照射、直至交战过程结束,而主动弹的载机在导弹进入归向后就可以结束照射、调头脱离。也就是所谓的‘发射后不管’。基于以上事实分析,使用aim-120导弹的美国战斗机在与使用r-27系列导弹的我方战机交战时,可以取得明显的不对称优势,这一点我想大家都是内行、就不用多做解释了。”
随着乌沙科夫的话语停顿,会场上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参与这次会议的红空军人员。基本上都是从部队一线逐渐晋升上来,他们都很清楚乌沙科夫的分析流程、也基本认同所得的结论。这时候感受到的压力自然是可想而知。
因为简单的设想一下就可以明白。在高度、速度、占位及空情预警等其它条件相当时,使用半主动弹的战机和使用主动弹的战机,两者之前的作战态势却完全不对等:面对主动弹的威胁,前者即使采取了正确的超视距作战策略,也只能承受非常不利的作战交换比。
当迎头接近的交战双方互相攻击,导弹逐渐接近目标、自身也受到敌方导弹严重威胁时。半主动弹的载机必须在“保持目标照射”和“剧烈机动规避”之间艰难抉择,而主动弹载机则可以毫无顾忌的实施机动或者干脆调头脱离接触;而且和需要载机持续照射的半主动弹相比,不怎么依赖载机雷达照射的主动弹具备更好的多目标攻击能力,这更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半主动弹载机的不对称劣势。
长久的沉寂之后。在座者中才有人开了口:
“……那么,对aim-120导弹,能否用电子对抗手段反制?”
“哦,这方面么……”
听到这样的问题,乌沙科夫先是迟疑了片刻,然后才慢慢摇了摇头:
“根据我们的推测,这种导弹的自导头非常先进,应该是采用了跳频和数字脉冲编码技术;能够干扰这种自导头的电子对抗系统,坦率的讲,目前我们是完全无能为力的。——或者退一步讲,即使现在能够制造出满足要求的电子对抗系统,体积和功耗也会非常惊人,完全没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