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隋 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达目的
宋金刚心生退意,想走了,但如何走?李风云不送客,不?口,他寸步难行。
李思行也是如坐针毡,他已经高估李风云了,但此刻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过于保守了,李风云不仅天赋异禀,有过人谋略,还有深不见底的心机,更可怕的是,他拥有一个无所不知的秘密讯息渠道。李思行一直试图找到点诛丝马迹,但他很难深度接触李风云,而且李风云身边也遍布风云卫,至今一无所获。现在这个可怕的秘密渠道又发挥出巨大威力了,李思行已经顾不上追寻“渠道”秘密了,当务之急是以最快速度向宗主报警,以便让冀北豪门世家迅速拿出对策,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损失已不可避免,虽然此事刚刚从李风云的嘴里说出来,但显然谋划已久,已经处于展开阶段,已不可逆转,李风云只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引爆”它而已,翼北现在只能被动、仓促应对,只能减损而无力拯救,原因很简单,宋子贤这个自称弥勒佛转世的得道高僧是事实存在的;宋子贤正在操办的无遮大会是事实存在的;普渡众生需要经济基础,在寺庙经济因大一统改革而迅速式微的背景下,宋子贤不得不借助信徒的力量做南北黑市交易以牟取暴利,这是违法的,有叛国之嫌,所以宋子贤及其背后的汉虏势力有刺杀圣主和推翻改革的意愿,这也是事实存在的;圣主和中枢主战派要以强硬手段维持南北关系,要以强悍武力来征服大漠北虏,齐王和李风云要进入北疆,要“与人夺食”,要从所有与北疆利益攸关者包括汉虏双方大小势力手中“巧取豪夺”,而所有这些势力无论从当前的政治军事经济上还是从未来的南北关系上,都有强烈的维护既得利益和维持现有南北格局的动力,为此他们必须牢牢掌握北疆的主动权,必须阻止齐王和李风云这股外来力量进入北疆,必须影响圣主和中枢的最高决策,这也是事实存在的。种种不容辩驳的事实放在一起,那么对立双方之间的激烈博奕也就不可避免,哪怕李风云说的都是假的,是信口雌黄,是诬陷栽赃,对立双方也会以此为借口,大打出手拼个你死活。
然而,不论宋金刚和李思行如何惶恐焦虑,李风云都视而不见,继续“语不惊人死不休”,继续给他们以强烈冲击。
“刺杀圣主,聚众造反,都还在可接受范围内,属于中土内部矛盾,但里通外虏,出卖中土,那就属于敌我矛盾了。”李风云的语气骤然冷肃,“凡出卖中土者,便是中土死敌,杀无赦。”
宋金刚心惊胆颤,面露惧色。李思行却是若有所悟,意识到李风云为了立足北疆,正在想尽一切办法遏制、打击和削弱对手。
宋子贤很不幸成了牺好品,宋子贤一旦案发,便会挑起翼北豪门世家与幽燕豪门世家之间的厮杀,于是他们自顾不暇,无力顾及李风云;而李风云却借刀杀人,借圣主和中枢之手诛杀了宋子贤,打击了翼北豪门世家,不但渔翁得利,更是杀鸡儆猴,由此既能警告翼北豪门世家不要蓄意阻碍联盟北上大计,又能藉此拉近与幽燕豪门世家的关系为未来合作打下基础,同时还威胁了王须拔、魏刀儿等与北虏交往密切的地方豪雄,在南北大战已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地方豪雄必须立场鲜明,必须以民族大义和国祚利益至上,如果继续因一己私利而出卖中土,则必杀之,杀无赦。
宋金刚也从李风云话中听出了凛冽杀气,颇感畏惧。怪不得之前李风云告诉他要做出正确选择,原来李风云为了在未来的南北大战中抢占先机,要用武力断绝南北走私,要用暴力手段肃清内奸,要大开杀戒。此事若由官方来做难度较大,一则触犯地方利益,与地方势力产生冲突,二则公开挑衅北虏,必然进一步恶化南北关系,三则影响北疆局势,恶化边陲镇戍形势。所以李风云的出现适逢其时,正好送给圣主和中枢一把借刀杀人的“刀”。
刚才李风云所点名的人,包括宋金刚,正是活跃在太行南北两麓的地方豪雄,势力普遍较大,游走于“黑白”两道,掌控着南北走私渠道,充分利用冀北和幽燕门对南北市易之利的贪婪和大漠北虏对盐铁等中土战略物资的迫切需要,冒着杀头的风险、顶着叛国的罪名,干着违法的勾当,大肆牟取非法利益。由此不难看到,李风云和联盟大军的北上恰好与这些本土地方豪雄的利益产生了激烈冲突,尤其当李风云毫不留情地断绝南北走私渠道,断绝这些地方豪雄的“财路”之后,双方必定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