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寒郡的日记书 正事(2024.10.14)
我所期盼的是一个错觉。即便我是弱弱地期盼着,可到最后,我还是因为发现了这是错觉而重重地伤心。
每一种情绪都会走向死亡,所以你必须频繁切换情绪,看似是句废话,万事万物都沿着这个轨迹走着,其实我想说的还是,早点准备,一面延缓死亡,一面另辟蹊径。
啊,如果可以豪放一点,不如打包行李,然后丢掉那些装不进来的,去云游一番也不赖。
不想屈从于堆砌、虚伪和所谓的权威。
其实也只是想调查一下,杜甫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仅仅是一句诗,还是一句可以终身行之的真理嘛!
其实我小时候也看了很多书的,只不过都在成长的路上卖废纸了,没有统计。
也许在某个范围内,只要想做,用心去做,一定会大范围一致渐进稳定地收敛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地方去。
其实这只是渐渐发现自己的四周有无数的墙壁,发现墙壁是打破墙壁的第一步。
我感觉我不一样了,我开始渴望着什么!人生苦短,不及时读书学习,就没时间了啊!我不会成为别的什么样子,我只愿意成为我想要成为的样子。
人的认知受到环境影响,如果你是勤俭的人,在生活中你必然会用最节约的方式处理问题,而这种方式就是他所处的环境里最丰富的资源,当然了,因地制宜。
深深地回忆后才知道,我的回忆里只有悲伤的情感,除此之外空无一物。
有些东西本没有用,只因为它稀有,就显得珍贵了。
人在一言不发的时候,其实已经说了很多。
好了百星了,收拾收拾学习了。其实玩游戏嘛,也是对多巴胺的一种追逐,只不过这种比较安全,毕竟好控制。
自不想恐慌,但是身不由己。细想为何会恐慌,不过是平时太安逸享乐,从不委屈从不思考从不焦虑,则当事情发生了就如晴天霹雳猝不及防,才会恐慌。所以的话,还是尽量把那一瞬之间的情感拆分到生活中的分分秒秒中,这样就能显得泰然自若了。
依旧不妄图证明什么,一如我不妄图能理解谁。
你要奔赴的是真正的山海,否则怎么会进步呢?人的精力好比水流,如果总是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怎么会办成大事呢?如果不集中起来,这也参与那也参与,总去临渊羡鱼,手忙脚乱,什么都想要,胡思乱想,怎么可能掌握自己呢?怎么能收放自如呢?
要集中。
理应感到幸福,如果感到不幸,可否先检查自己是不是很任性,如果不是,那么检查自己缺的是什么,看看哪些可以做,先在自己的可做范围内改变,也许后面的部分也会跟着变好的。
过去的残梦么?不再重复了,目前这个状态很令人满意。再回顾是多余了。
不是我该考虑的事我不考虑,明智之举。
大脑持续兴奋会很累的,这不单单是身体上的,需要休息好久,所以以后尽量避免持续兴奋,就算是读啊,学习也要适可而止。
暂时可以不要那么多目标,先完成既定目标,整理好,自然会发现之后的目标的,先,闷头学习就好。
习惯和经验不一定直接构成原理,而原理呢,一般是披着习惯和经验的外衣。
想问不一定是不知道,但是不知道呢就隐含着想问的意思。于是,“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就比“想问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意思更丰富一些。这样写,总会掺杂进一些落寞。
还有就是加入人的体感来代替抽象的形容词,比如说“超级冷”就不如“冻得受不了”更接近人的感知。硬比自然没啥区别,只是稍稍不太一样吧。
“不应有恨”,就比“我好恨”,多许多心理活动,内心的摇摆和释怀。其实“不应有恨”也是恨了,恨过之后无奈,劝说自己不要再恨下去。
越是强调不在乎,越是强调已经释怀,越发说明没有释怀,自然也可用作文字表现手法。“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