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70章 太圣皇
“我的要求也不高,没被用过的,要有内涵,最好宏大一些,能体现我的远大抱负最好再带一个明字。”
朱雄英滔滔不绝,诉说着对年号的要求。
陈景恪一脑门的黑线,这要求还不高?你这比五彩斑斓的黑也差不到哪去了。
但朱雄英也有自己的理由:“大明从皇爷爷就确定的规矩,一人一个年号。”
“以后别人称呼我,就不是名字了,而是用年号。”
“难听了肯定不行,没内涵也不行”
“就算我不提这些要求,确定年号的时候他们也得考虑这些吧?”
“我真正的要求其实就一个,年号里带‘明’字。”
“如果这点都办不到,他们可以回家卖殷薯去了。”
自从殷薯传入,陈景恪就经常用殷薯吐槽某些人。
比如,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殷薯。
比如,就这能力,都不如大街上卖殷薯的。
他身边的人受他的影响,也经常用卖殷薯吐槽别人。
对于朱雄英的狡辩,陈景恪表示懒得搭理。
反正‘乙方’又不是自己,头疼也是礼部和诸位内阁学士的事情。
爱咋滴咋滴去吧。
然而,要不人家能当大官呢,能力就是不一般。
就这苛刻的条件,第二天礼部就拿出了年号,还是足足三个让朱雄英挑选。
明昭、明章、皇明。
看到最后那个‘皇明’,陈景恪不禁笑了:
“真是难为他们了,估计头发都要掉光了吧。”
朱雄英故作气愤的道:“这些人就会糊弄我,等我登基了再和他们算账。”
他也只是嘴上吐槽一下,实际上也知道下面的人不容易。
主要是,前两个确实很用心。
明昭有明智聪察之意,出自《诗经·周颂·时迈》。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大意就是,称赞周王室为天下之主英明神武,分封诸侯王统驭天下。
还盛赞周王室德行高尚,天下咸服之类的。
正好照应了大明目前推行的大分封制度,吹捧大明能开创不亚于大周的辉煌盛世。
同时也是对新皇的殷切期望。
希望朱雄英登基后,能德行兼备,带领天下重现三代之治等等。
至于明章,则更有讲究了。
东汉明章之治,是史书上排在前列的大治之世。
用这个年号,就是以这两位皇帝为榜样,称得上是目标远大了。
而且这个年号,刚好还能和朱标的年号联系起来。
朱标的年号是建章,为大明确立规章制度的意思。
至于明章明有有彰显、发扬光大的意思。
明章用在这里,就具有了一层特殊含义,继承发扬光大父祖辈的制度。
对大明和皇家来说,这个年号都更有意义一些。
至于第三个皇明,明显是拍马屁兼凑数的不用当真。
分析过后,陈景恪心里大致有了数。
他敢肯定,群臣都希望朱雄英选明章。
东汉明章二帝的功绩,就是整顿吏治,修补完善了刘秀留下的制度漏洞等等。
说白了,这两位主要是休养生息。
群臣也希望朱雄英能这样,不要再大刀阔斧的变革了,大家跟不上步调了。
然而,陈景恪知道,朱雄英肯定不会如他们的愿。
事实也确实如他所想,了解过三个年号之后,朱雄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明昭。
“我大明要开创的是远超两汉的大事业,明章之治虽为明君典范,然我不取也。”
“明昭方才是我大明的追求。”
陈景恪笑道:“我以为你连明昭都看不上呢。怎么,不想在功业上超越周王朝?”
朱雄英却认真的说道:“以往我以为,所谓三代之治不过如此。”
“我大明现在的制度、生产力,都是远超三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