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争锋 第962章 说好的立场呢?
更新:12-08 02:07 作者:大世争锋 分类:女生小说
余云岫撩起袖子,虎视眈眈的看着前面的三人,感觉到自己有点势单力孤,瞟了一眼老实忠厚的丁甘仁,心里觉得够呛。
丁甘仁虽然擅长于临床医学,不排斥用西药,但骨子里还是中医。
至于躲在一旁的唐乃安正在漱口,而且两人也没有什么交情。因为余云岫的西医是从日本学来的,唐乃安的西医是德国学来的,两个人的医术高下且不说,就是靠着文凭的含金量,余云岫也要略逊一筹。他是这么想的,不过唐乃安心里肯定不这么看,什么叫差一点,差老鼻子了好不好?
王学谦看着一群医生,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对方,中医讲究阴阳调和,心境自然要好的很多,看不出怒气,倒是眉宇中带着一种鄙夷的神色,足以让余云岫怒火中烧。
至于西医的余云岫,在王学谦的眼中,动不动就撩袖子的医生,能相信吗?
“诸位,不会想要在王某的家中展示一下拳脚功夫吧?”
“王先生说笑了。”
“王博士,你怎么能请他们?”
王学谦心中暗暗不爽,我请的医生,什么时候一个外人能说道了?不过他也纳闷,眼前这个带着一副金丝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的。但是嘴唇却留着仁丹胡子,活脱一个小鬼子的形象。
其实王学谦也知道,仁丹胡子并非是‘鬼子’的专利,鬼子也是学来的。
真正这种胡子的起源还是欧洲,小胡子希特勒,多牛叉的一个人。不也留着一小撮仁丹胡吗?其实仁丹胡不过是后世国人对小鬼子的胡子的一种叫法,在欧洲,还有一种更加贴切的说法,叫‘卫生胡’。
胡子作为男性的象征,地位的一种最直观的表现。欧洲人更喜欢流浓密的大八字胡。但是这种胡子非常难打理,喝个汤,都能把食物挂在胡子上,搞得挺大一个人,像是生活不能自理似的。于是有人就将八字胡的两边剃掉,留下中间部分。叫法当然不能再称之为八字胡,所以才有了卫生胡。
别以为希特勒在近代史上的叱咤风云,就以为卫生胡是他的专利。
当时的德国将军、苏联将军不少都喜欢留这种简单,容易打理的胡子。日本是一个对舶来品极度推崇的国家,如果研究其历史会发现。这个国家就好像是文明的旧货商店,别人淘汰的东西,他们还能当宝贝用。
余云岫在日本留学7年,在某种角度来说,他是一个愤青,一个无比狂热的认为国家要富强,就要革除一切旧思想,包括陋习的愤青。在他的理解中。中医就是民国的陋俗,应该被革除。
他习惯性的将王学谦认定为是和他一样的人,因为他们都是留学生。尤其是王学谦留学美国,他身上花的钱,能够培养四个留学日本的博士。毕竟两国的消费绝对不在一个档次上。实际上,这个时代留学日本的消费,甚至还比不上在国内的教会管理的大学的开销。在他的眼中,王学谦是一个眼界开阔。学识过人的博学之士,应该和他站在一起。
可实际上。王学谦第一眼看他,习惯性的将余云岫定义为‘小鬼子’。原因就是他的小胡子,太碍眼了。要不是余云岫一开口,就是一口乡土味味道很浓的宁波话,连王学谦都说不定给将余云岫赶出去。如果余云岫知道,他的那撇小胡子让一个很有社会地位的潜在盟友有了不好的第一印象的话,按照他的性格,说不定会剃掉。
可是很多事都是无法更改的,比如说印象。
民国时期中西医,绝对是两个水火不容的两个行业。
有人奇怪了,为什么会是两个行业?都是医生,应该是一个行业啊!
问题就出在政界、学界都觉得中医不科学上,因为中医说的阴阳调和,五行平和,对于普通人来说简直就先是天书一样难懂。而且中医还有自身很大的缺点,需要长期的经验和研究。学一两年的中医,出来的都是半吊子的庸医,害人害己。自从西医传入华夏之后,常常因为疗效快,药到病除,让一部分知识界的学者开始盲目的相信西医才是救命的良医,而中医却常常因为见效慢,经验不够老道的医生,经常会把病人从小病拖延到大病,然后将大病转变为绝症……
在民国,反对中医的人很多,熊希龄内阁时期的教育总长汪大燮,作为内阁成员,他在1913年,就向国会提出,废除中医不用中药,要不是当时国内的反对意见太多,北洋政府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