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来了! 第2章 改组上直二十六卫
更新:12-18 19:08 作者:一蓑烟雨任书海 分类:军事小说
离开了英国公府,朱祁镇没了继续微服私访的兴致,而是带人出了京城,向潭柘寺而去。
逆案虽然就结束了,可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解决,那就是原担任皇城宿卫的上二十六卫需要彻底改革。
明朝的二十六卫,也称为皇帝的亲卫军,或统称禁军,是从洪武朝上直十二亲军卫演变而来,它最早可追溯到朱元璋做吴王时的贴身卫队,公元1364年,朱元璋大败陈友谅后,设拱卫司,领校尉,隶属于都督府,侍从皇帝左右,负责皇帝的安全。
侍卫上直亲军是皇帝的侍从亲军,但设立之初,在行政上则直隶于全国军事统帅部的五军都督府。
侍卫上直亲军设十七卫亲军指挥使司:武德卫、龙骧卫、豹韬卫、飞熊卫、威武卫、广武卫、兴武卫、英武卫、鹰扬卫、骁骑卫、神武卫、雄武卫、凤翔卫、天策卫、振武卫、宣武卫、羽林卫。
既然是护卫自己的安全,自然要选对自己百分之百忠诚的将领担任,于是朱元璋选定了有勇有谋的郢国公冯国用为第一任亲军都指挥使。
后来经过一系列优化调整,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罢废亲军都尉府和仪銮司。
并设置了锦衣卫,下属南北镇抚司十四所,负责护驾侍卫、查察缉捕。
随后,正式设置护卫亲军十二卫: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
后来,历经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四朝,亲军十二卫共经历了三次较大的扩充调整,亲军扩充至二十六卫约二十五万人。
各卫指挥使、千户均从功勋子弟中遴选充任,而且这二十六卫的官兵均是从九边及全国挑选的精兵,战斗力强悍。
大家都知道,“土木堡”事件是大明由盛转衰的标志,就是因为最能打的二十万精锐亲军被战神白白葬送,大明原本的战略态势不得不由以对外进攻转为被动防御,生生一场征伐草原之战变成了惨烈的首都保卫战,由此,强盛的大明王朝一蹶不振,此后近两百年间,蛮族不断南下,加上天灾人祸,大明王朝最终被小小建奴灭亡,从此华夏大地进入了数百年屈辱的猪尾巴时代。
了解历史的朱祁镇自然不想这种悲剧重演,所以他才动了改制的念头。
原本他是想着等全国卫所改革完成后在对二十六卫进行改组,可逆案一案居然牵扯出了二十六卫中半数的将校,尤其是负责护卫午门的羽林左右两卫中,两个千户全部被郑王暗中收买,这让朱祁镇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于是他这才下定了决心提前改组二十六卫。
作战指挥室中,樊忠、杨老三、汤杰、王天云、雷战正襟危坐,认真听着皇帝的训话。
“这次叫朕来,是有件事和你们通个气。”朱祁镇坐在上首,开口道。
“陛下,有啥事您吩咐就行,上刀山下火海臣等万死不辞!”杨老三以为又有仗打,赶紧起身躬身说道。
上次被汤杰差点抢了头功,这次绝不能再让其他人把功劳给抢了去,所以他抢着第一个起身表态。
朱祁镇笑着压了压手,示意他先坐下。
“你们都知道这次郑王谋逆一案,朕的二十六卫当中有近半数的将校牵连其中,所以朕有意改组二十六卫。”
刚说完,几个武将神情都有些不自然,都不敢直视皇帝询问的目光,几个人也不是傻子,多少能猜出些皇帝什么意思,所以此刻都低着头,生怕皇帝点了自己的名。
按理说被选为皇宫宿卫,那是莫大的荣耀,不仅军饷高,而且吃的好穿的好,最重要的就是不用上战场,即使上了战场,也只是负责中军护卫,很少有机会上阵厮杀,可以说是个福贵闲差。
可这几个人都是上阵厮杀惯了的,与其整天站岗放哨,哪有上阵厮杀赚军功来的痛快。所以从心底讲谁也不愿意去干这种劳什子宿卫的活。
见这几个人精不说话,朱祁镇笑道:“刚才还说但凡朕有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