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集体户 第57章 柳维嘉被抛空中
更新:12-17 23:18 作者:司徒文曲 分类:其他小说
1974年11月8日是立冬节气,柳维嘉在这一天组织社员收荞麦了。整个大地一片荒凉,只有瑟瑟发抖的荞麦还在寒风中摇曳着,地上一层白霜,把暗红色的枯萎了的荞麦秸映衬得格外可怜。
社员们先收的是三道壕那3.6垧地。拖拉机在翻地时,躲过了这三小片50米长的地块,因为张彪和柳维嘉在这里护着,于家兵他们才没有野蛮下犁。
于家兵只是说了:“这几垧地不翻也要收机耕费,因为拖拉机躲这点地费了挺多事。”
柳维嘉说:“放心吧!不会让你坐蜡,看着你帮我们推土的份上,我们机耕费照付。”
那荞麦秸不硬,茎杆也不粗,社员们镰刀一下去,便割下一片,不用打捆,放铺子就可以了。
第一片地拉出了满满一大车,社员们脸上便露出了喜悦,因为去年3块地才拉了两平车。
柳维嘉跟车回场院了,社员们继续割第二片地。这割荞麦比拔麦子要痛快得多,也省劲得多,因为荞麦没有麦子厚,镰刀割总比硬蓐省力气,尤其是不用打稇。
打荞麦和打麦子也不一样,不用脱粒机,而是把茎杆铺成圈,用??子压。当铺子压得差不多时,妇女们开始围上去捡茎杆了,每捡起一大把,便往铺心摔打一遍,然后才把茎秸堆成堆。那荞麦秸也能卖,晾干了是药材,能治噎食,有止血、理气的功效。
捡完茎秸,便看见一粒粒黑色棱状的荞麦粒了。这一大车打了1300斤荞麦,亩产达到了108斤。柳维嘉创造了于家窝堡的历史,这里的荞麦最高纪录是亩产80斤,从未超过一百斤。
杨永保称了30斤,让几个妇女上碾道去砬面,结果更让人惊喜,竟砬出了18斤面。消息不胫而走,地里的社员割荞麦的镰刀小心翼翼起来,生怕刮掉了荞麦粒子。
柳维嘉没有尖叫,她在算账,双山农场是亩产80斤,有1/3的父系,等于70%的产量,全产应该是80+(80×0.3)=104斤,自己超了4斤,看来用肥是合理的。
第二块地和第三块地也都超了100斤,三块地的平均亩产是106斤,总产3816斤,每户分了90斤,给集体户分了286斤,生产队留下800斤做明年的荞麦卷子饸饹面。
人心不足蛇吞象,一些社员想起了瓜地那一片荞麦,纷纷要求每户再分40斤。柳维嘉说:“这块地的荞麦你们吃不起,那是这三片地荞麦的妈。那一垧地只能打出800斤荞麦来,却能卖1200元钱,不亚于瓜地的收入。”
有的社员说:“咱们不是留下800斤种子了吗?”
柳维嘉说:“那800斤已经不是种子了,只是粮食。明年用400斤种子能种10垧地,还能产出今年的产量来,能打1万斤以上荞麦,咱们把这800斤卖掉400斤,用600元钱买200斤原种,种上5垧地,打上8000斤,能卖1万2千元。日值能增加2毛5分钱,你们还分吗?”
社员们纷纷说:“那还分啥啦?这是金荞麦呀!吃了白瞎啦!”
柳维嘉乘机说:“还有更大的收获呢?明年咱们再种5垧地的吉麦737原种,能打1万斤麦种,还能卖1万元,日值再增加2毛5,咱们的日值就突破8毛5了。要实现这个目标,咱们就得开发苇塘,把咱们的80垧地都压上黑土,三年后会多打15万斤粮,咱们日值就会达到一元钱。”
社员们开始掰手着手指头算账了,有人说:“日值4毛钱,一年144元,5口人,2500斤量,平均每斤7分钱,是175元,要是5毛钱就够领量的了,日值一元钱一年能挣上180元,那日子可美啦。”
有人说:“咱们这地多,秸秆多,不缺烧的,不用蹶腚刨茬子了,我们就够满足的了。”
有人说:“瞧你那德性,懒汉子一个,今年地全翻了,你该美出鼻泣泡了吧!那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没听柳技术员说,要改土造田,活儿是干不完的!”
冯贵说:“放下远的说近的,先把那一垧瓜园的荞麦收了。跟你们说,明年还有一项大收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