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家神台店 第一卷?初入世界的背面 第三十六章 两个头大的人(为吉英伦加更)
暗暗地叹息了一声,周玮珉只能遗憾自己的朋友圈实在是太狭窄了,而这种问题,光凭他自己几乎不太可能找到答案。
甚至他都有些羡慕黄道爷那个货,有正儿八经的师门传承,至少一些问题不需要像自己这样,懵懵懂懂、跌跌撞撞。
继续拿着手机,尝试着用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周玮珉突然又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在神话传说这一块的历史上,似乎是先有的道家学说,然后被人总结成了道教,而道教的成立催生了道士的出现,而阴司的传说的兴起,不但远在后面,更是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甚至有些资料上还阐述,阴司的司职,是道教权利的延伸,补强了道教在阴间缺失的部分,其中分为城隍与地府两支。
城隍负责地上阴间事,地府负责地下阴间事;地上城隍有城隍老爷、判官、将军、游神、士卒,地下地府有酆都大帝、五方鬼帝、十殿阎罗、阴差、鬼卒。
形象点来说,城隍庙就相当于公安局,负责处理一切妖邪,而地府类似于法院,负责善恶的宣判,以及赏善罚恶的执行。
当然,这些都是周玮珉花了两、三个小时之后,把各种信息进行归总得来的,目前也不能确认真实情况是不是如此。
但空穴来风,势必有因,如果真像自己所想的,那么这个阴司一脉可比自己想象的庞大多了。
而且,就连周玮珉以前学过的一句‘含笑九泉之下’,都有了更深层次的释义。
有个匿名人士,在一个非常冷清的论坛里阐述,九泉之下原本应该是九原之下,而九原指的是春秋霸主晋国的国家公墓,专门用来安葬卿大夫等有卓越贡献的人。
把这个信息和之前的推测进行结合,周玮珉忍不住嘬起了后槽牙,这中间的信息量也太丰富了。
干脆从躺椅上爬了起来,周玮珉拿了一张废纸,一根笔,趴在工作台上就拉起了时间轴。
按照这些五花八门的说法进行总结,远在商朝就有了道教,之后在春秋时期出现了阴间九泉的传闻,而直到秦统一全国的时候,道教的道士才出现在历史长河中开始炼制丹药,为秦始皇延寿,求长生。也是从那时候起,阴曹地府的说法开始广为流传。
最后又是一千多年,才慢慢有了城隍相关的记载,一直到了明朝,朱元璋正式以奉天承运皇帝的天子身份赦封天下城隍尊位,自此正式有了地上城隍的体系。
看着纸上的寥寥数语,周玮珉只觉得自己脑洞都有点堵不住了。
他咬着笔帽,皱着眉头,回忆起炁界的所见所闻,以及黄道爷随口说的一些内容,他有了个更大胆的想法。
那就是炁界的出现,比他想象的更早。
那么问题来了,十几亿人口,这么多年的积累,为什么这些力量体系还是如此的神秘呢?按道理来讲,力量的传承应该是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类似这种结构进行分裂式增长才对。
翻出了外婆留给自己的那本《城隍志》残书,周玮珉心里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按照自己的推理,像这样的书,不说像新华字典一样随处可见,至少也应该成为普及的读物才是,竟然会以残本的方式被外婆意外获得。
至于守敝自珍的事,那简直就是开玩笑,任何力量体系,都是像金字塔一样的结构,而金字塔的底座越大,上层结构才会越稳固。
到底又是发生了什么样的意外呢?
越想问题越多,周玮珉看看手里的书册残本,再看看那张被自己无意识画的一团糟的废纸,感觉自己头都要炸裂了。
这一刻,他无比想念道爷在身边的日子,虽然这些问题甩给道爷,估计道爷应该也会一个头两个大。
强迫着自己不要再去探究,周玮珉把废纸夹进了残书,把书再一次的稳妥藏好,然后依依不舍的锁上了手机。
躺在躺椅上,周玮珉看着头顶明晃晃灯泡,他的思绪又不受控制的想到了在炁界城隍庙里的时候,在至高无上的地方,看着自己的那双淡漠的眼睛。
祂会是谁呢?是灵佑王?还是比祂位格更高的存在?亦或者只是祂其中之一的身份?
抬起双手,用力的抠了抠脑袋瓜,周玮珉只感觉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