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 第八百一十五章 胖子重操旧业
“这其实是我支持房地产业大发展的另一个原因。”
冯啸辰笑呵呵地说,“房地产业要大发展,离不开钢材、水泥,还有工程机械,而这将给我们装备制造业带来机会。当初,我们从西方国家引进技术,又用了20多年的时间把这些技术消化吸收,变成了我们自己的技术,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拿出来用的。这几年,因为国内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基建规模不断扩大,钢材需求猛增,各地都在建钢铁厂,秦重、浦重的冶金设备订单多得都忙不过来了。”
“是吗,有这样的事情?”孟凡泽来了情绪。他刚退休那几年,还经常过问一些工业领域里的事情,能够掌握不少信息。这几年,他年纪越来越大,精力大不如前,有些事情就不太清楚了。听冯啸辰说秦重、浦重的订单多得忙不过来,他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兴奋,这说明国家的工业欣欣向荣,这也是他们这代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冯啸辰说:“的确如此。过去三年中,国内新建了12条1700毫米以上的热轧和冷轧生产线,新增轧钢能力超过4000万吨。这12条线中间,有6条是咱们自己生产的,而且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此外,国内目前在建的火电站有40多座,总装机容量超过5000万千瓦,80%的设备是国产的。”
“就是龙山电机厂他们引进的技术?”孟凡泽问。
“是的,是龙电、东电几家引进的技术,现在已经基本上消化完了,有些设备的设计水平甚至超过了美国西易公司,能够跻身于世界一流行列了。”冯啸辰自豪地说。
“干得好啊!”孟凡泽拍案赞道,“这充分表明,咱们国家当年做出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我所用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另外,你们装备公司的工作也是非常得力的,没有你们牵头组织全国装备企业积极攻关,消化吸收引进技术,我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形成自己的设计制造能力。”
“我们做的工作非常有限。”冯啸辰谦虚了一句,接着说:“最重要的因素是,我们是一个大国,有着庞大的市场。我们引进的技术能够迅速地在市场上得到应用和检验,又通过市场的反馈加以改进。有些小国家就算获得了技术,也很难找到用武之地,想发展也没有空间。”
“的确,这就是大国的优势啊。”孟凡泽感慨道。
冯啸辰向孟凡泽汇报的,绝非虚言。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住宅、道路、桥梁、港口建设创造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原材料和工程机械市场,而原材料生产与工程机械制造又对装备制造业提出了强劲的需求。在这个时候,就充分体现出20年前国家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政策的远见,如果没有独立自主的装备制造业,这么大的装备市场全部依赖于外国,那种被人割韭菜的感觉将是生不如死的。
这里不妨对比几组真实世界中的数据:
2000年,全中国公路通车里程16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3万公里;2016年,公路通车里程47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1万公里。
200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6.87万公里;2016年12.40万公里,其中高铁通车里程更是从无到有,2016年营业里程达到2.3万公里,居世界首位。
200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3.2亿千瓦,2016年达到16.5亿千瓦,相当于2000年的5倍。
住宅建设方面,2000年之后,全国每年竣工的住宅面积平均达到15亿平方米,相当于每年人均增加1平米的面积。可别小看这个数字,1978年的时候,中国城市居民的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仅6.7平方米,农村为8.1平方米。
2016年,中国全年钢材产量11.35亿吨,是2000年的8.7倍,是1978年的52倍;化肥产量6600万吨,是1978年的7.6倍;乙烯产量1781万吨,是1978年的47倍。还有金属切削机床67万台、矿山专用设备795万吨、大中型拖拉机62万台,汽车2800万辆,发电设备1.3亿千瓦、水泥24亿吨,平板玻璃8亿重量箱……
所有这些产能井喷般增长的背后,是强大的装备制造业在作为支撑。几代人的努力,正在收获硕果。
就在冯啸辰与孟凡泽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