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统 第八百五十七章 厅堂争论_页2
,”朱祁钰道:“朕读过前人史书,两百多年前,成吉思汗就是在拿下居庸关后,兵锋直指金国的中都。从而迫使金人放弃中都,南渡汴梁的。”
“十万?”于谦蹙起额头,“京师统共不过十几万兵马,一下子就抽调十万,那京师的防卫怎么办?”
“于大人,”兵部侍郎项文曜说道:“居庸关不守,难道任由鞑子骑兵冲到京师城下吗?这岂不要把皇上与太后置于险地?”
“可拱卫京师的不只一个居庸关,”于谦驳斥道:“鞑子骑兵的机动力是很强的,完全可以伺机攻破其它关口而入!到那时京师该怎么办呢?”
“于大人,你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鞑子攻破居庸关么?”项文曜瞪着眼睛说道,他一直跟于谦不对付,两人意见时常相左。
“本官不是这个意思,”于谦面向朱祁钰道:“皇上,臣以为,不应该被鞑子的攻势所迷惑,居庸关不应增派过多兵力。”
“那于爱卿认为多少为好呢?”
“两万,增派的援兵不应超过两万,”于谦说道:“这样京师的防务也不会捉襟见肘!”
“两万?”朱祁钰皱起了眉头,“要知道居庸关外可是鞑子大汗亲自率领的大军,这点儿兵力能够应对么?”
“是啊,于大人,”项文曜说道:“你这样做不怕守关的将士寒心么?”
面对皇帝与兵部侍郎的一齐诘问,于谦的心里压力抖增,可在场的其他几个兵部官员看着情景,全都闭口不言。
“臣赞同于大人之言,”一个声音高声说道:“一切以京师防务为重。”
众人抬眼看去,只见一个年轻官员匆匆走了进来。
“臣杨牧云叩见皇上!”杨牧云行至朱祁钰丈许处时深深一揖。
“罢了,不必多礼!”朱祁钰微微抬了抬袖口。
“谢皇上!”
项文曜乜了他一眼道:“杨牧云,你一小小职方司郎中,也敢插口皇上的决策么?”
“项大人,军国大事非同儿戏,当群策群力,怎可堵悠悠众口呢?”于谦替杨牧云解围道。
“牧云,”朱祁钰看着他道:“你有什么想说的不妨一言,朕在这里洗耳恭听!”
“臣不敢,”杨牧云说道:“臣想说的便是虽然居庸关外有鞑子大汗亲领兵马,但这未必是鞑子的主力!”
“呃,何以见得?”
“因为草原上最强的是也先所掌握的斡剌特骑兵,而不是脱脱不花的汗庭兵马!”
“可据罗通来报,”项文曜说道:“与之鏖战了一天的主要是斡剌特兵!”
“项大人,”杨牧云对视着他的目光道:“那么下官请问,也先也在居庸关外么?”
“这......”项文曜皱了皱眉,“暂时并未探察到。”
“下官再请问,太上皇是否也在那里?”
“唔......”项文曜看了朱祁钰一眼,话语里有些恼怒,“杨牧云,你说这些作什么?”
“也先挟持太上皇,以为奇货可居,”杨牧云缓缓道:“之前路过宣府大同,就曾让太上皇朝城上喊话,怎么这次在居庸关反而无声无息了呢?嗯”
“杨牧云,你竟敢对太上皇不敬!”
“下官不敢,”杨牧云抬头看向朱祁钰,“皇上,自京师到居庸关,少说也有一百多里,我大明将士多是步兵,行走远不如鞑子骑兵快捷。况大队兵马增援居庸关,需输送大量粮秣。不如先增派两万兵马过去,等后续准备妥当,再行增派。这样更稳妥些,皇上以为如何?”
朱祁钰目光盯在他和于谦身上,末了方道:“要是贻误了军机,居庸关因此有失的话......”拉长了声调,却见杨牧云斩钉截铁说了句,“臣愿一力承担!”
“好!”朱祁钰又说了句,“杨牧云,你很好!”
于谦见朱祁钰面色不善,便道:“皇上,事不宜迟,臣这就发兵往居庸关,不过,那里急需一位大员协助罗通守关。依臣愚见,就请项大人率援兵前去,也好稳定居庸关的军心!”
“这......”项文曜眼一瞪,嗓子眼儿就好像被什么噎住了一样。在这个节骨眼儿离了京师,去到与鞑子对峙的第一线,恐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