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年间 第三十一章 毒蛇_页2
首挺胸:“郑侍郎此话有失偏颇了!智子疑邻乎?”
郑朗站起来指着李德裕诘问道:“难道你敢说不是?你敢当着陛下的面说不是?”
“郑侍郎已经笃定鹿是马了,任某再怎么辩驳郑侍郎都不会相信那是鹿”
“你!”
“难道不对吗?”
“行了!朝堂之上,大呼小喝的成什么样子?!”
李德裕、郑朗急忙跪地:“臣知罪”
皇帝转头对马元贽说:“让翰林学士元谋拟旨吧!就安李卿说的办!”
“奴婢遵旨”
交代完,皇帝便往偏殿去了,马元贽看了李德裕一眼,转身跟了上去。
郑朗起身,怒目瞪着满脸微笑的李德裕,重重哼了一声,甩袖走了······
(PS:圣旨分为“内诏”与“外诏”之分。所谓“外诏”便是经由中书省草拟并加盖印章,再由皇帝审核加盖印章,再由门下省批驳并加盖印章,三方皆同意之后,交由尚书省执行。)
(这个过程非常的严苛,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当年唐中宗先要提拔一群官员,又生怕中书、门下不同意,于是打算绕过中书、门下,自己草拟诏书,却又因为心虚而不敢使用朱批,而用黑墨水签名,封存的时候使用了斜封的方式,示意尚书省执行的时候通融一下)
(结果这件事被捅了出来,百官议论纷纷,抱怨皇帝“假传圣旨”,搞的中宗很没有面子。而且称呼“假圣旨”提拔出来的官员为“斜封官”,这让“斜封官”们感觉非常丢脸)
(而为了加强皇权,分割三省的权力,“内诏”便出现了。所谓“内诏”,便是由皇帝指定翰林学士草拟诏书,而后自己直接批驳签字盖章,不经过三省而直接由宫内发出)
皇帝出了宣政殿后,又往太液池去了,不过这次却没去找那棵柳树,而是绕着太液池散步,马元贽紧跟在身后。
“你们都退下吧!”
一众内侍闻言,便要退走,皇帝却又叫住马元贽:“你陪朕走一走”
“奴婢遵旨”
两人走了一刻钟左右,皇帝突然问马元贽:“你可知道这皇帝是什么?”
“天子”
“说的具体点”
“天之子,代天巡狩四方土地,乃是八方之主,至高无上”
“那你觉得朕像是个皇帝吗?”
“陛下就是皇帝,是大唐之主,是奴婢应该侍奉的人”
皇帝停下步子,回头盯着马元贽:“那你觉得李德裕、牛僧孺、仇士良这些人当朕是皇帝吗?”
“陛下乃是天策之人,何须在乎他们?”
“呵,好一个天策之人!朕且问你,龙被囚于阴潭之下,不能呼风唤雨,吞吐天地,还能不能称之为龙?虎被困于深穴之中,不能巡视山林,咆哮四方,还能不能称之为虎?纵然龙虎之身,为之奈何?”
“奴婢,奴婢······”,马元贽跪下地上,叩首:“陛下,奴婢不敢妄言”
“平身吧!也就你拿朕当天子了,旁人拿朕当什么?跳梁小丑而已!”
“陛下!”,马元贽又叩首:“真龙虽囚于阴潭,此乃修行也,有朝一日必定冲破桎梏,遨游天地;猛虎虽困于深穴,此乃韬晦也,有朝一日必定突破枷锁,咆哮山林!”
“好!说的好!”,皇帝拊掌大笑。
皇帝转身望向太液池,此时正是破春,渌水荡漾、鱼跃牙鸣:“如今龙虎皆不在,狐狗倒是猖獗起来,又有两只挂着令箭、龇牙咧嘴的猴子上蹿下跳,不太平啊!”
皇帝的话马元贽一字一句的听下来,又在心里细细琢磨:“这狐、狗应该指的是李、牛二人,这挂着令箭的猴子,该是仇士良与鱼弘志了吧!”
“陛下,终有一天,您会权御四方,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的”,马元贽这话,五分是恭维,五分是希冀。
“那你觉得,得怎么对付这些畜生呢?”
“奴婢······奴婢不知”
皇帝目光如炬,坚定地望着太液池中的蓬莱山:“朕需要一条毒蛇,一条狡猾又凶狠的毒蛇,将这些畜生全部咬死!”
这是多么悲剧的事情?
一个皇帝,却不能权御天下,前朝斗成一团,相互倾轧,“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