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40章 大臣议战事_页2
道:“杜中丞觉得如何?”
杜中宵道:“现在军中与以前不同,自有编制。不知镇戎军的大军,一共分成几路,各路的将领是谁?这几路的任务如何?镇戎军到赏移口二百余里,以每日行军三十里计,也不过七八日时间。如此一来前军到了赏移口城下,后军还在镇戎军,是不是拉得过长了些?”
贾昌朝道:“前线大军,自由狄太尉依具体形势安排,不全依编制。正是因为行军不易,狄太尉才吩咐全军一路,不给党项可乘之机。”
杜中宵道:“难道前军到了赏移口,就等在那里?”
贾昌朝道:“他们自然立营垒,准备攻城器具,等候大军到来。”
杜中宵愣了好一会,实在想不出来这种仗要怎么打,只好道:“如此打法,与河曲路时不同。我们都是把全军分成几路,与敌作战有哪些任务,各部如何行军,都规划清楚。中间或有意外,自然及时变换战法,或者使用预备队。如此全军一起,各部分不清楚,该如何说?”
王德用道:“中丞的安排自然是极好的,只是禁军一时间无法做到。各部一旦分兵,就很可能被党项抓到机会,出现难以预料之事。”
杜中宵听了,看了看周边的大臣,无奈地道:“全军整训已经数年,大多将领入军校学过,不会如此吧?大军作战,最忌混杂不清。应该编制清楚,各部任务明确,不然许多事情说不清楚。”
这种安排是杜中宵怎么评价?完全是三十万大军猥集在铁路线尽头,靠着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强大的军力,硬压下去。党项小国,倾其全国之力,不能截断宋军的铁路,就完全没有办法。铁路线怎么可能切得断呢?派少量兵力,纵然受到骚扰,宋军也可以尽快修复。派大军攻占要点,党项又做不到。
狄青的布置,纯粹就是用宋朝的强大国力,压倒小国党项。贾昌朝说的不错,这样布置最大的优点是稳妥,但用的物资可多得多了。用了这么多人力物力,几乎没有弱点,党项怎么挡得住?不过,大量物资花在了党项战事上,宋朝其他方面必然受影响。
赵祯从直觉上觉得,此次狄青的布置过于保守了。看以前河曲路杜中宵指挥的战事,奏章都是非常明确,除了总的战略,后边就是一事一奏。全军分成几路,将领是谁,有什么任务,非常明确。这一次狄青在镇戎军的布置却不一样,三十万大军猥集一团,根本没有分开。属下将领,根本不知道哪个领哪一路兵马,要做什么事情,而是一起前进。
这样行不行?当然行。党项全国加起来,不足宋朝一路,而此次宋朝是集合了北方数路之力,党项怎么抵挡?更不要说,还有其他几种牵制党项兵马,不能向兴灵两州集中。
沉默了一会,赵祯对杜中宵道:“依中丞看来,如此攻党项,有无隐患?”
杜中宵道:“这样布置,最大的隐患,是聚在一起的三十万大军自己不出乱子。如果能做到一切井井有条,实在想不出党项要怎么应对。其兵马不管攻哪一处,面对的都是强大的主力军团,党项集全国之力也无法对抗。当然,管理三十万兵马不是易事,也不容易就是了。”
贾昌朝道:“对敌作战,最重要的是要取胜,要稳妥,不能行险。臣以为,狄太尉布置虽然保守了一些,但可保证灭党项逆贼,朝廷应该支持。”
杜中宵暗暗叹了口气,这说的不是废话吗。以宋朝国力,能够支撑强大主力军团,党项还怎么是对手?以弱击强,靠的是天时地理,各种军事实力以外的手段。一旦技术条件到了,天时地理再不是限制的时候,小国哪里还有跟大国抗衡的实力。
但对于大国来说,总不能永远处于这种状态,总是用实力压人。现在契丹内战,无力搀和宋朝和党项的作战,才能够如此从容。战争有自己规律,应该遵从规律。
从根本上来说,狄青如此布置,是因为新的条件下指挥作战,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像杜中宵那样明确各路兵力,各自任务,如何行军作战,是狄青做不到的。他是老的禁军培养出来的杰出将领,但再学新的知识,实有有些有心无力了。
此次镇戎军出征,枢密院信心满满,而其他大臣,实在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