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王侯 第一一八六章 妙计_页2
实之,皇上读的兵法可真不少,臣佩服的五体投地。”
郭旭大笑道:“你也多读些兵法,将来朕还是要平定北方的,有你建功立业的时候。来之前,吕相还忧心忡忡,要朕跟林觉作战要小心些,不能上了他的当。说林觉诡计多端聪明之极,言下之意说朕不是他的对手。朕当面不说破,朕不喜说大话,让朕拿事实来回答他。赵元康,事不宜迟,朕认为你该挑选一只兵马就此南下,你看谁合适呢?”
赵元康挺胸道:“皇上若是信得过臣,臣愿领一万兵马前去,建立奇功。”
郭旭哈哈大笑道:“你倒是一点也不谦让,这件事摆明了是大功劳,你也不想着别人,自己要去。罢了,朕准了,旁人去我还不放心。你即刻整军,率一万骑兵即刻南下,明日上午辰时,北山口发动佯攻之时,你便发动突袭,必须突破石人山口。朕把丑话说在前头,功劳可以给你,但是你若行动不力,那这罪责你也得担着,届时莫怪朕对你严厉,不讲情面。”
“皇上放心,臣若拿不下石人山口,臣便战死在战场,愿受万箭穿心之祸。”赵元康举手向天发下了毒誓。
……
夕阳西下,秋阳之下的山野显得格外的壮美。山峰连绵之处,山坡上秋叶金黄火红,一片片犹如织锦铺成的地毯,华美无比。
这里是博望镇,地处伏牛山东南方向,邓州所辖的南阳县东北的一处古镇。这里距离伏牛山只有三十里,伏牛山余脉绵延至此,地势起伏,甚为险要。从博望镇穿过的官道在伏牛山余脉山丘和东南的隐山之间穿过,两侧山坡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生长繁茂的树林。
是的,这里便是当年三国征战时期那场著名的战斗‘火烧博望’的发生之处。倘若有人熟知历史,当知道博望所处的地势之险要。自古以来便有‘襄汉隘道’之说,乃兵家必争之地。
当然,从汉末至今,数百年风风雨雨过去,经历隋唐和大周数朝,今时已经不同往日。今日的博望坡早已为官道所贯通。山道经过修整之后可以供车马奔驰而行。比之当年已然便利通畅了许多。但是,不变的是,这里的地势依旧险要。
铁骑震动,烟尘遮蔽了夕阳方的光辉。赵元康便在这夕阳西下时分抵达了博望坡隘口。
实际上,绕行往伏牛山南侧石人山入口路不止一条,出了博望坡这道山口,另有一条官道在伏牛山左近十余里之处,那是一条更为平坦的官道。但是,赵元康不想暴露大军行踪,因为越是靠近伏牛山,大军的行动便越是容易被对方探知。站在伏牛山东侧的山峰上眺望的话,大股骑兵即便在十里之外奔行,其激起的烟尘会被立刻发现。
为保证整个声东击西的计划的成功,赵元康当然不希望对方有所察觉。所以从博望坡隘口穿行是最好的办法。三十里外的距离,那是目力不及之处,便无需担心了。
人马狂奔了一个时辰,抵达此处时颇有些困乏焦渴。眼看夕阳西下,很快就要天黑了。过了博望隘口便将可往西转进,天黑之前便可抵达伏牛山南侧石人山山峰的进山入口之处。赵元康接受了部下的建议,在此做最后一次休整和补充。人和马都要喝水吃东西,因为这是战斗打响之前的最后一餐了。天黑之后,人马要潜行至山口左近埋伏,不可能再有机会喂马吃干粮。
一万骑兵便在博望坡隘口之下的草地上停了下来,开始休整。赵元康啃着干粮特地朝两侧的山峰顶端张望,倒不是为了欣赏秋叶绚烂的景色,而是看山顶上的动静。这里的山顶之上理应有地方厢兵设置的烽火台。倘有敌情,会以烽火示警。现在看来,山顶毫无动静,一切都按照计划在顺利进行。
一炷香之后,赵元康喝光了水壶中最后一滴水,将口中干粮残渣冲入口中,翻身上马,扬声下令:“上马,出发。”
骑兵们纷纷上马,整顿好阵型,长长的队伍开始沿着官道往博望坡隘口上方而去。坡道并不陡峭,开辟官道的时候显然为了利于通行而削低了坡度的高度,让车马可以容易通行。碎石地面也算平整。战马上坡时虽不能快速*,但也能小跑爬坡而上。坡道隘口宽度也不窄,七八十骑并行一点问题没有。所以,仅仅小半个时辰时间,便有三千多骑兵已经过了隘口。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