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宁府贤孙 第三百三十七章 随手撒下一片种
更新:01-17 20:10 作者:微雨话西楼 分类:科幻小说
时,嘉德八年,八月初九日,秋。看小说网 m.kanxiaoshuo.net
山东贡院。
以刘培俊为首,贾瑛次之,后随山东各布政按察府台大员一大清早先是拜了贡院旁边的孔孟文庙,这才次第入场,又于魁星楼拜了魁星,刘培俊身为此次乡试主考,当众宣读了旨意,再三强调科考规制之后,众人各安其职,随着一声锣响,贡院大门缓缓打开,早早在外等候的士子开始检校入场。
一直到过了中午,士子们全都进场,伴着一声锣响,今岁山东乡试正式开始。
明远楼上,于第一场而言,贾瑛显得有些无所事事,当日已经定好,首场四书五经题均由主考刘培俊出题,没他什么事,而身为内帘官,又不可能随意走动,只能安安稳稳在明远楼待着,这三天还是很难熬的。
无聊之余,贾瑛随手拿起了桌桉上的文卷,审视着刘培俊所出的首场考题。
为首四书义分别是“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四书义,共计三道题,《论语》一道,《孟子》一道,《大学》或《中庸》一道。刘培俊所出这三题,分别是出自《论语》《孟子》《大学》,看着中规中矩,实则也是有不少说头的。
第一题讲的是忠君,乃取士之本,第二题讲的爱民,乃为官之本,第三题讲的修身,乃做人之本。
忠君爱民修身,取士为官做人。
这算是代表着儒家文化影响下,对人才的最高要求了,文如其人,能答好着三题的士子,多少还是带着几分求学时的远大志向的,只是有多少能坚持下来的,就未可知了。
后面则是经义四首,贾瑛大致浏览一遍,五经中,独缺春秋。
贾瑛皱眉,没了二爷的春秋,这还了得。
旁侧有同考官注意到贾瑛的神情变换,察言观色问道“贾大人,可有何不妥之处?”
屋内众人,包括坐在主位上的刘培俊闻声也看了过来。
贾瑛眉川仍蹙,问道“这七道考题,可都分发下去了?”
有人回道“掌卷官已经公布了四书义,五经义题刚刚送出外帘,不过这会儿应该还未发放。”
贾瑛自嘲字话道“方才看了考题,倒是让本官想起当初治学时的种种,诸位怕是少知,本官当年治的就是《春秋》。”
说罢,面带遗憾的长叹一声“可惜,今次主考乡试,无缘得会山东士子的《春秋》义文了。”
士子选择治五经时,其实也是有风险的,就比如这次,科考的经义只取四道题,独缺了春秋经义论,如果此次参考的士子没有治春秋的也就罢了,如果有或者还占比不少,那在首场五经这一关就只能选择一道自己不熟悉的来作答应试了。
其实这种现象在大乾的科考中也属常见,士子们能不能碰上自己擅长的经义题,多少还带点看天数的意思,是以有好些考生在开考前一两个月就会通过各种门路打听主持此次乡试的正副主考官,根据主考官过往求学的种种,来猜测推断此次科考的题目类型。
有的治学丰富的,或许五经都有涉猎,但这种毕竟是少数,人的精力有限,能够治好一门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如果哪个不走运,恰好专治某经,又恰好遇上不擅此经的主考,那就只能将此次乡试当做是依次练笔了。
说起来,当年他参加乡试时多少也带了几分运气。贾瑛本就是专治春秋的,不过于他一个两世人而言,对于这种情况也有自己的准备,其他四经也都读过,只是不专,应试前,准备几套经义的模板,就算写不出什么锦绣华章,但通过乡试还是有把握的,毕竟云南那地方比不上山东卷的这么严重。
是以,虽说刘培俊独独漏下了春秋,倒也不能说有什么错,只是贾瑛身为此次乡试副主考,又是专治春秋,虽然他未曾留意过,但估计也有不少士子是冲着他这个副主考来的,若在此事上不争,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了。
有说若添了春秋一道,就要黜落其他一科,这对于别的士子而言也不公平。
呵,他一个治春秋的,操心别的经科那才叫怪事一桩呢。
何况,他可是副主考,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