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血 第十章:华夏苗裔上_页3
更新:11-19 23:35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军事小说
刘彦的回应是沉默……
他心里叹息不已,长久以来最常看见的是汉人任人宰割,很少看见有汉人面对敌人时能够做出有效的抵抗,更别说发出挑战。宗族(氏族)果然是宗族,他们有保护自己的欲望,面临危险时不像一盘散沙,敢于拔剑对敌。
赤身、平发使得刘彦看上去没有一丝汉人的特征,他明白这些人不会相信自己的解释。或许,他应该把头发留长了?像一个真正的华夏苗裔那般,束发!
气势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真正存在的东西,拓跋秀率先发现“磁场”的转变,本方的汉人因为情势的改变开始出现动摇,他们脸色变幻不定,随时都有“举义”的可能,这让她感到很紧张。
“郎君!或退或进?及早抉择!”
刘彦笑了,他对着崔浩笑了,笑容里满是欣慰。己方的汉人爱跟谁跟谁,他要不是看到同族的份上进行施救,那些人或许早就死掉,至于他们选择跟谁那是他们的权利,如果他们觉得跟着眼前的这股人更有安全感,那便去吧。不过,宗族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排外,就算他们想跟随也没有可能在这节骨眼被接受。这些人之所以还在犹豫显然也是知道这点。
《诗经》刘彦不会,唐诗宋词这个时候又还没有出现,他思索半天想到一个或许能解决眼前麻烦的方法。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念的语调没有崔浩吟唱时的“气息”,不过曹植的这首《七步诗》却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表达出不愿意同族操戈的意思。他相信眼前的男子能看到自己的诚恳,明白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其实,刘彦这时还有点迷糊,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某一天需要用《诗歌》来进行沟通。
崔浩听到刘彦的回复后果然露出迷惑的表情,他稍微收敛敌意,不过没有放弃防备:“君,何人也?”
已经提过,“君”在这个时代是“你”的意思,一般被用在两人间直接的对答,与之相应的是“卿”。
宋朝时期“君”与“卿”还在使用,蒙古灭宋后华夏传承断绝,所谓的“崖山之后无中国”不是说没有中国了,而是传承已久的一些礼仪和文化被毁灭。
当然,真正断绝华夏文明的是满人入关后的“剃发易服”,还有在文字上的阉割,那部删删减减、篡篡改改的《四库全书》就是其中之一。
刘彦的“文化层次”不高,无法用诗歌来证明什么。他直接答:“汉人。”
崔浩还是那么迷惑:“匈奴之皇汉乎?”
汉人、皇汉在这个时候早就被匈奴人搞臭了名声,以至于华夏苗裔根本不自称汉人。
虽然有点不名思意,刘彦按照自己的意思:“华夏苗裔!”
这下崔浩懂了,他沉默良久:“如此,君可退否?”
刘彦完全没有意见,他目视拓跋秀等人,“走吧!”,说完回头看一眼还是防御姿态的崔浩他们,这一刻他心情复杂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