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顺1730 第二二五章 迁徙路(七)_页2

更新:09-17 02:22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军事小说

道:“先生也不必紧张,只是问问。因为有件事,恐得征召先生,为国效力。”

    私塾先生先听到耶教事,又听闻征召为国效力等字眼,心道却不知道我能做些什么?监察信仰?捣毁淫祀?亦或者是教化当地土著与耶教相争?

    如此想着,对面也没卖关子,为首的那个官员说的也很直接。

    “这事儿吧,论起来是正事,但只是手段有些……不正。先生想来知道周郑交质的事。这事有点类似。”

    “按道理来说,或言正途,所谓: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

    “但实际操作起来,总归和现实是有矛盾的。”

    “简单来说,朝廷要在大山以东,据此数百里之外,设置一卫所。那里正是和法国人交界处,法国传教士深入森林草原,当地土著多有信奉天主的。”

    “所谓交质,便是朝廷要扣押一些人的孩子作为人质。一是附近原住民家庭的子嗣,二是去往那里垦荒的家庭的子嗣。”

    “当然,说是作为人质,也不过是叫他们在学堂读书。既是要读书,那么不免要各个学问都学。天文地理、算数农工,还有古圣之言。”

    “我们实学派的人,先生想来也知道,对先贤之言,不过略知一二。纵有课本,但其中诸多典故、细节……兴国公之前曾戏言道,固然说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是个无甚大用的事;但若读辛稼轩词,知道茴字有四种写法的,多半比不知道茴字有四种写法的更容易知道里面的典故。”

    “是以,还是需要一些专门教授古圣学问、典故出处的人。专门教授这些‘人质’读书。”

    私塾先生也不是那等顽固学究,闻茴字四法故事,莞尔一笑,便道:“这个……虽论心的话,确实不是正途,确实有些周郑交质的小人之举。但换个想法,总归是传播圣人学问,传播天朝文华,大节不亏,则不拘小节。”

    “只不过……在下有个疑问。”

    为首的官员点点头道:“但说无妨。”

    私塾先生略顿了一下,终究道:“我听闻,说此地土著,是殷商后裔?此事…是真?是假?”


    那官员大笑道:“自明以来,士绅多有修家谱事。我听闻,随着生员日多,很多生员专门以给别人‘编家谱’为业。想来先生也是知道的。那么,这家谱,似乎每个士绅都是先贤之裔,那先生以为这是真是假?”

    “百年之后,家谱就是证据。那么那就是真的。”

    “说是假的,似乎多半也是假的。”

    “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我等读圣贤书少,但诗经、左传还是读过一些的。”

    “古人云: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

    “然《大雅》又言: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常服黼冔,王之荩臣。照着古礼,天子正在这种例外之外。殷商旧裔,是可以穿着原本的民族服饰,去朝拜天子、并且参与祭祀的。”

    “是以,真也好、假也罢,如今圣朝正有天子,便说这些人就是殷商后裔,倒也无甚大碍。”

    “士绅有家谱,我等有‘考证’的史书。那么是便是,不是也是。待其子嗣成年,接受的都是这等教育,是与不是便无意义了。”

    “况且说,就以实际来说,可能是真的、也可能不是真的。但总归还是还算作是真的,以后若有证据那是最好的。”

    为首的官员实学派出身,也是赶上了那一拨升迁潮,因着强烈的无神论思想,故而被视作“十分坚定”,在欧洲各国出公差多年。

    他在欧洲,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十几年的的庞贝古城被挖掘的事。

    在那之前,中国文化在欧洲很是流行,已经有不少人认可了东方审美,并且逐渐影响了西方的美学发展。

    直到庞贝古城被挖掘后,为首的官员便能明显感觉到欧洲的一些精英阶层,开始构建希腊和罗马的传承。

    经典的便是“陶器瓷器”的审美。

    庞贝古城挖掘出来的一些古典的陶器,其仿制品,已经在上流社会逐渐对中国瓷器在欧洲上流社会的地位产生了一些冲击。

    他也见过这种陶器,法国那边送过大顺皇室



第二二五章 迁徙路(七)  
相关:    乡村小术士  网络新聊斋  历代王朝更迭  抗战之关山重重  
下面更火
搜"新顺1730"
360搜"新顺1730"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