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顺1730 第二七零章 “帝”(一)_页2
更新:09-17 02:23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军事小说
的事实,对大顺,当然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也即,那一套发展模式所担心的两个问题中的一个——贵金属问题——大顺在短时间内,是完全不必担心的。
因为,就满清那个鸟样、再加上鸦片泛滥、再加上印度的棉花和鸦片输入,依旧能干出来个1800万两的顺差。
现在,大顺一没有鸦片。
二来印度的棉花在大顺自己手里。
三来大顺的传统手工业和1855年的满清貌似也没啥太大区别,当然,不传统的不算。但历史上1855年的欧洲工业和此时1760年的欧洲工业,那可是天差地别。1855年能卖112万英镑的非鸦片工业品,搁现在,把那个万字去掉,都难说——人参、貂皮、东珠,不是工业品。
四来现在在北美西海岸挖金子、挖银子的,恰恰就是大顺自己。
五来北美还没发展起来,欧洲积攒了数百年的美洲贵金属不会往北美的铁路上流,而是只能往大顺这边跑——这个主要是真没地方跑,原本这个时代,荷兰的金融资本,只能往英国的运河业上跑。而现在,大顺打赢了一战,废掉了曼彻斯特棉纺织和利物浦奴隶贸易港地位,英国的运河压根没人会投钱,那荷兰的金融资本憋在手里,又不好再搞一波郁金香击鼓传花,不往这边跑往哪跑?
六来大顺没有废掉三角贸易,只是把三角贸易的“工业品”提供者的地位,给取代了。这叫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是以,大顺作为雏形的“帝”,即便不考虑帝国主义那一套,就算是正常的贸易,也是疯狂顺差。
加上北美、澳洲、婆罗洲、印度的贵金属,不断往大顺这边流动、开采。
自然,短时间内,是不必担心“贵金属不足导致的金融危机”这个问题的。
至于说,将来欧洲革命、印度觉醒、纺纱机使用导致印度纺纱手工业大崩溃的总起义,导致的市场瞬间骤降、贵金属流入的忽然断裂导致的“传导”大起义问题,并不在此考虑之内。
因为,这可能需要20年、30年。
等到二三十年后,崩就崩了,那也无甚所谓了,底子反正是打起来了。
而且,到时候,甚至还得说崩的好、崩的妙,一波总危机直接干死大顺王朝。
是以,贵金属不足导致的金融危机,这种大顺选用那种思路继续改革的危机,是不必考虑的。
有意义,而且意义巨大,一旦爆发,就是超大规模的。
但是,至少不必担心,那一套才玩了三年、五年,甚至于黄河河道还未竣工、铁路还没修完,那就崩了。
等着底子打好了,崩就崩呗。
这是第一个危机。
至于第二个,也即大顺的工业能否保持在一个很长时间内的高速增长,而不至于才年,这一套急速工业发展的路子就瓶颈了?
这个,还是得考虑大顺“帝”这个定位。
既然是现实世界,那就不可能“抛开现实不谈”。
既然是现实世界,那就不可能有所谓的真空球形鸡。
既然是现实世界,大顺一共三亿多人口,农业人口至少三个亿,占了世界总人口的至少百分之三十,那就不可能不考虑工商业发展对小农经济造成的破坏、以及瓦解之下农民起义和大规模抗争的问题。
这不是说,捧着经书,说“你们要被历史的车轮碾过”,小农经济就会引颈就戮,觉得既然要进步,那就死呗,于是安安稳稳地渡过去了。
说句难听的,这也就是大顺还在盛世,还没到末期。
真要是到了末期,单单是当初把贸易中心从广东改到松苏、单单是废漕改海,不考虑什么半殖民地倾销之类的玩意,单单这两件事,百万漕工、十万粤绣、二十万五岭古道脚夫、十万西江航运船夫,就能直接把大顺掀了。就算掀不碎,至少掀一半。
更何况说,真要是动了小农经济,那这级别可不是那两件事那么简单了。
难听点说,你大顺李家站工商业、站资产阶级那边。那我们小农,自去找张自成、赵献忠、来当均田、重农、轻商的皇帝。
老马评价“两个拿破仑的闹剧”的时候,说过“小农”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