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从李师师身边醒来开始 第一百五十二章 黄裳传武应天府_页2
更新:05-30 07:18 作者:止剑花下 分类:其他小说
假借他的名号。
当然,金老说他活了一百二十岁是虚的,黄裳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八十七岁,也算是那个时代的高寿了。
现在的事实是,赵佶在刘混康死后从其请,确实下诏搜集天下道藏而予以刻录,只是具体谁来负责校读刻印他就没过问。
现在看来,历史上有些事情虽然出了偏差,却没有根本变化。
“让黄裳等下来客栈见我!”赵佶指着老者小声吩咐袁松辉,却见黄裳转头望来,露出疑惑之意。
黄裳也算大器晚成,生于一零肆肆年的他,在神宗年间,三十八岁时才考中进士,却一考考了个第一名。
赵佶急忙低头,匆匆离去。
到了客栈,让人唤了李清照下来,说道:“待会介绍位诗词大家给你。”
李清照奇道:“应天府何时又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人物么?”
“演山先生算不算?”赵佶笑道。
“你是说以《减字木兰花》成名,诗词无数的黄冕仲吗?他不是远在福州做知州吗?他来应天府了?”李清照狐疑的看着赵佶。
赵佶微笑着点了点头。
李清照明眸一亮,更添光彩,说道:“演山先生之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
“能当得易安居士谬赞,老夫惭愧。词之一道,苏大学士的大弟子晁补之曾言,李易安当为世上之一流也。”门外适时响起黄裳的健朗的声音。
黄裳独自一人进来,躬身对赵佶一揖,恭谨的说道:“臣见过官家。”
赵佶摆了摆手,说道:“黄卿不必多礼,此刻不在朝堂,且随意些。”
黄裳倒也洒脱,这才与李清照互相见礼。黄裳诗词传世数百,远胜李清照,楼上李师师也是听过黄裳诗词之名的,听说后与其他四位娘子也一起下来相见。
黄裳许是道家典籍读多了,颇有些仙风道骨,与众人谈笑风生,全无拘束,令众人刮目相看。
赵佶这才知道道藏已成,黄裳这是往京城进献道藏的。
赵佶当时诏印道藏并不是自己如前身一样对道教狂热,不过是出于政治考量而已,闻言褒奖了几句,并未见多大的惊喜。
“黄卿这些年通读道典,想必获益匪浅。我这几位娘子痴迷武学一道,可否教授一二。”赵佶注视着黄裳道。
黄裳这才明白皇帝要见自己的目的,当下呵呵笑道:“官家错爱,臣愧不敢当。这几年校读道籍,倒知晓些葆生养命的道理,于武学一道并无钻研。若几位娘子有兴趣,也可与臣探讨一二。”
赵佶一听有戏,笑道:“这样吧,你去京城进献道藏后就不必回福州了,留在朝中听用吧。我们在应天府并不会过多逗留,讨教诗词、武学之事,还是留待我们回京之后吧。”
黄裳问道:“谢官家恩典,不知几位娘子想学些什么功夫?臣也好先斟酌一二。”
赵佶闻言,欣然于色,主动介绍道:“段娘子喜欢用刀,嵬名二姐妹学的是双剑合击之术,我与师师跟着周侗师父胡乱学了些。至于元奴,我倒没有真正见过。”
聂元奴笑了笑,说道:“我没学过功夫,只是学过几年杀人的技巧。”
赵佶几人听出她话中的苦意,一起投过安慰的眼神。
“周侗的弓枪拳脚还是不错的。道家注重养气练气,走得是内家功夫的路子,这些兵刃上的功夫只能为辅。”黄裳适时接过话题,淡淡的说道。
赵佶咽了咽口水,心道:“这家伙说他胖还真喘上了,周侗的功夫居然只当得他轻描淡写的还不错三个字。”
“不过想来官家与各位娘子也无甚耐心与时间学那些养气练气的功夫。容臣好好想想。各位娘子都是女子,气力自不如男子,今日便先传一招卸力的功夫。日后再将飞絮劲的巧劲功夫传授。”黄裳笑吟吟的说道。
赵佶赶紧倒了杯茶,递给段婧月,说道:“婧月,还不快谢过师父。”
段婧月接过茶来,双手奉上,五位娘子一起说道:“请师父用茶。”
黄裳侧了身子,只受了半礼,接过茶笑眯眯的喝了。
手挥五弦也算是飞絮劲里的招式,招式并不繁复,极为简单,只是伸出五指在对方手肘轻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