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国 第943章连消带打
测试广告1 刘远桥进入济南的时候,是有些低调的,当然这低调是别人眼中的印象。笔砚阁 www.biyange.com
当时的刘远桥,可是率领的三万精兵,水陆并进,进入这里的。
但是那时候的情形,实在是过于混乱了,外有大明七十万大军,苦苦相逼,山东之内,则是有漕帮大举的动乱,百万漕帮之众,他们占据了运河之地,与华夏军的反复为难,那时候的刘远桥,在许多人眼里,应该是内外交困,焦头烂额才对。
只是华夏军暗地里面的谋划,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知道,其他的人,都是认为,华夏军正处于四面楚歌之中。
但是一个多月后,刘远桥离开济南的时候,可是风光之极,离开济南的时候,他可是带着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
才一个多月的功夫,参与围攻他的几十万名明军,大多数都已经向华夏军投降,不投降的,也都往河南方向溃退,山东之内,已经没有华夏军敌人军队了。
在几十万明军投降了以后,在山东运河两岸造反的漕帮,也都惊恐万分,他们看起来声势浩,打得华夏军都抬不起头,他们认为,刘家有今天,离不开漕帮的帮助,甚至公开的扬言,他们这一次,就要搞得刘远桥下不了台,就要搞得八面佛向他们低头。
在漕帮的眼里,刘远桥就算是背信弃义之徒,临清刘家,如果没有漕帮的帮助,他不可能迅速的把生意扩展到全国,成为富甲天下的临清刘家。
但是刘家崛起以后,拔吊无情,翻脸不认人,没有重用他们这些漕帮中人,而是视他们为敝履,弃之而不顾,甚至还传出一种传闻。
八面佛刘远桥认为漕运耗费巨大,应该使用海运,这就彻底的激化了刘家与漕帮之间的矛盾。
大明的漕运,始于建国之初,那时候北元未灭,东海之上,各种势力和倭寇,还在危害着大明的海疆,他们可是不敢把这些钱粮和贼税,通过海上,运往北方。
然后就通过运河的办法,把南方的赋税,运往北方,并且还成功的养活了百万民众,在当时这称得上是稳定地方,一举多得的好事。
但是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变成了一条庞大的利益集团,有一点是很明显的,那就是朝廷从南方运一石粮食,最少得在运河上消耗掉三四成之多,这就意味着成本非常的巨大。
刘家兴家于运河,但是他们同时也有庞大的海运船队,大做海外贸易。
大明朝廷想要开海禁,废漕运,这根本就不可能,因为这几乎得罪了大明最富贵的两大集团,既得罪了依靠漕运而活的漕帮及其千千万万的官员和民众。
同时也都得罪了从事海上贸易和走私贸易的大海商们,所以说,这几乎就是一面倒的反对,崇祯皇帝敢这么干,就是跟天下人作对。
这些官员痛心疾首,苦口婆心的告诉皇帝,开海禁这是违祖训,海运成本非常的高,非常的危险,根本就不可取。
这些事情,忽悠得了崇祯皇帝,可是忽悠不了刘远桥。
刘远桥就是一个务实主义者,他可是知道海运的成本要比漕运低上了数十倍之巨,在他的执政之下,南粮北调,采用海运,那是势在必行的了,那些官员,那些豪商的小把戏,可是忽悠不了他。
也就是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刘远桥是一个十分精明的人,没有人可以忽悠到他,刘氏家族得势以后,肯定就会诏令改海运,这才令漕帮的人铤而走险。
漕帮的人,勾结朝廷,密谋对付华夏军,一开始是非常好的,他们占尽了上风,差不多就可以逼得刘家屈服,或者是在刘家与朝廷之间左右逢源。
漕帮的几位巨头,他们那是弹冠相庆,他们就乐观的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运河就将会落入他们的手上,成为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经营的地盘。
谁知道形势发展得如此的快。
形势的恶化,几乎以山崩地裂来形容,前一刻他们还稳超操胜券,占尽了上风,下一刻,他们的失败,就像山崩一般。
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奠定了他们绝对的败局,这时候漕帮之中,虽然还有百万之众,还盘踞和占领着运河的枢纽和很多地方,但是他们却知道,一点胜算都没有。
他们人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