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1年卫校开始 第657章 公布捐款明细表_页3
更新:05-05 02:30 作者: 小医生穿越到了1981年,开局成为一名卫校学生,毕业分配又被人阴,看似前途渺茫。 但凭着他高超的医术、坚定的性格、加上金手指福利,且看陈棋如何从一名乡镇医院的医生,最终成为国内医界大佬,国际知名外科专家,最后更是和妻子一起成为 “一门双院士”的故事。 分类:都市小说
妈,妈妈,我也看到爸爸的名字了~~~”
“看来越中医院真的把每一个捐款人都填上去了,看来这钱大差不会差,这工作做得细致!”
“快去看看善款的使用情况~~~”
白纸前面,已经有人在惊叹了:“哟,这明细可真够细的,连用了什么药,单价多少都列出来了。”
“不止呢,上面还写着为了照顾病人生活,聘请了一名护工,每月100元。”
“这钱应该花,这孩子都没家属照顾,这100元花得值得!”
“我看来看看,咦,你们瞧,这人民医院用的可都是进口药,这么贵啊?”
“一分钱一分货呀,进口药不是你有钱就买得到的,我听说都是陈棋院长亲自从全国各大医院调货过来的,不容易哦。”
“原来是这么回事呀,看下一排……”
八十年代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所以人民医院门口来了这么一出“西洋镜”,瞬间就引起了全市居民们的好奇,这人群久久不散。
在招待所里的记者们正苦于今天没啥稿件好写,结果听说人民医院搞了个“捐款明细每日公布”,瞬间都来了兴趣。
于是这些记者们一个个都拼命挤进了人群中去,想看看这个捐款公示是怎么回事。
记者可都是知识分子,走南闯北什么奇怪事情没见过?捐款的黑幕没有谁比他们更了解。
所以他们马上就发现了越中医院的这个捐款每日公布非常了不起,上面不但详细罗列了医疗支出,就连小病人使用的卫生纸都单独列出一行来。
这样的公示,完全是做到了水至清,中间绝对没有什么浑水摸鱼的机会,那么这家医院的领导干部绝对是清正廉明的好干部,这个模式绝对值得全国人民学习。
于是第二天,不少报纸上都刊登了这个“越中医院捐款模式”,有图有真相。
下面再配上社论,极力支持和推荐越中医院的这套捐款明细每日公布的模式,要求全国各级慈善机构都能学习和应用,将善款使用公开公正透明化。
这下好了,一时间引起了全国人民的热烈讨论,最后连不少机关里都在引发极大的争议,实在是这年头大家都被“捐款”给捐怕了,反而是不少真正有需求帮助的人得不到善款。
在随后的日子里,各级单位发起组织的捐款,老百姓都要求必须做到越中医院那样每日公布明细才肯捐款,否则就不捐了。
这让不少别有用心分子气得真跳脚,在背后大骂越中医院这是砸大伙儿饭碗,不当人子。
别人怎么骂陈棋他们听不到,但越中医院就凭着这个明细表,像风口上的猪一样蹭了一波头条和流量,得到了全国人民和上级单位的表扬。
只有洋山医院的院领导们看到报纸后是仰面长叹。
病人傅珍珍原来在他们手里,捐款他们是第一个接收者,关键是他们洋山医院也没有从善款中贪走一分钱。
甚至最后傅珍珍转院的时候,洋山医院把所有余额全部转给了越中医院。
可是他们没想到越中医院居然从捐款这种小事给玩出花来,让全国人民夸成了一朵花,给单位添加了许多荣誉。
洋山医院的领导们一想到自己白白错过这么一个机会,一个个都气得想把茶杯摔地上去。
经过连续三个晚上的人工肝和人工肾的换血排毒治疗,傅珍珍体内大多数毒素都已经排出了体外,剩下一部分积蓄在各个脏器里的毒素要等以后慢慢化解。
毒除的清除,让原本已经不堪重负,甚至直接罢工的肝脏和肾脏重新又开始工作起来。
直接反应就是各项生化指标数据都是直线下降,让越中医院的其他医生都连声惊呼这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傅珍珍这下真的苏醒了。
可是对她来,清醒状态还不如死了呢。
傅珍珍睁开了眼睛,只感觉全身非常乏力,一动不能动。
她感受了一下,发现自己嘴里就插了一个管子,手上、身上应该同样插满了各种管子。
好歹是高中生,智商是在线的,傅珍珍知道自己恐怕身负重伤。
再一想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