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四百八十九章 面貌(四)_页2
更新:02-28 15:27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军事小说
同意见,但无所谓了。
有幸生在这样一个国家,萧光还是很骄傲的。工商业蓬勃发展,失业率史上最低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失业率总是存在的,当然这些被开除或裁掉的工人并不会失业太久,他们只是不适合做工人,很快就会背起行囊,在国家开拓总局的组织下,乘坐一辆又一辆的大蓬马车,前往祖国的边疆,然后将那里逐渐变成腹地,如此周而复始。
萧光在领导各支探险队、探矿队的时候,和许多学者聊过,知道许许多多的数据。比如去年一整年,全东岸共有七万九千吨的各型船只包括远洋帆船、轮船、内河/近海小火轮、特型船只、军舰、驳船、拖船等等在镇海、平安、上海、青岛、柳城等地的船坞下水,其中至少有20以上大量使用了钢铁。
现在粮食可以终年不断地运往海外殖民地甚至是别的国家。收获前和收获后的价格已不再有明显区别,全国各地兴建的谷仓有效地调节了价格。未来铁船如果大行其道的话,那么散舱装运粮食将成为主流,而且不至于犯潮,虽然目前东岸只能用木船以半潮湿的状态载运袋装粮食,但在北半球战争连绵且青黄不接的年代,依然有很大的利润可言,这些都极大维护了广大农民们的利益,使得他们有一定的能力消费各类商品。
萧光还知道,机械制造业、重五金业(金、银、铜、铁、锡的冶炼及加工)、军工业空前繁荣,大量商品被生产出来运往各处(有的甚至是海外),失业率甚至只有1左右。邵主席上台后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人人都有稳定的收入,物价缓慢但坚决地下跌,各类企业开足马力,破产的数字甚至降低到了了百位数以内,简直就是奇迹。
他当然还知道,就在去年年中的时候,时隔多年东岸本土再次发生了煤荒。大量煤炭经销商云集平安、铁岭、黑山等煤炭产地,排着队抢购煤炭。甚至就连寒冷的黑金岛,也在强劲的市场需求之下延长冬季生产时间,开足马力生产,大型商船等待在港口内,然后满载煤炭穿越惊涛骇浪,驶往全国各大商港。
海外贸易的深入发展也支持了这些经济增长。东岸的商船队遍布世界各地,确保了海外贸易的收入一直稳定在一个可观的水平上。如果印度季风的失时会暂时导致印度的购买力削弱,但在巴西也许会有一次咖啡和可可的丰收,或者在中国近海的贸易有所改善,出口商品的重新调整对东岸成熟的商业系统来说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银行对这些行业的贴现率从未超过5,这足以让人们认识到其中的投资价值,进而蜂拥而上。
实体经济的繁荣催生了服务业的进步。在如今的东岸,各种戏剧、音乐会连场举办,观众每每爆棚,演员的收入直线上涨,以至于很多孩童受到了影响,海雕乐器厂的产品销量大增,各种艺术教师也跟着吃香,整个社会的文化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
当然服务业的增长并不仅仅来自这些艺术行业,事实上在一些相对“古老”的行业,其发展速度可能会更加迅猛。就像萧光刚才打牌的地方,说实话客流量非常大,会所可以说是日进斗金。他们玩的输赢几十块钱的麻将,真的是非常小了,也就是他们出身尊贵,不然会所经理怎么可能把一间上好的房间交给他们一下午呢?
萧光对这种畸形行业的发展其实倒没什么大的意见,总是社会的需求嘛,靠压是压不住的。当然他对将其合法化也不赞同,因为这对社会精神层面的破坏非常巨大和深远,容易导致社会风气的堕落。像现在这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最好了,国家偶尔查处个几下,整顿一番,给民众一种政府并不赞成这些地下经济的印象,然后哪怕一切照旧,也无所谓了,东岸民众可还没有高尚到无欲无求的地步。
当然现在社会上还有一些坑人的地下经济。如意大利裔开办的很多小规模的妓馆等等,素来是政府严厉打击的对象,因为其造成了很多包括健康在内的社会问题,由不得人们不重视。现在东岸政府在想办法引导那些意大利人,让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和聪明才智来赚取金钱,这有助于改善他们的整体形象。不过看起来似乎收效甚微,在得知自己的双腿间存在一个宝藏之后,任何一位意大利女人都很难再安下心来工作了,因为那太辛苦,收入也太低。
“算了,自己也管不了太多了,做好自己的事情最要紧。”萧光少校叹了口气。明天回部里述职完毕后,如果没有大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