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影王朝 第二十九章 胥吏为祸_页2
更新:10-20 08:22 作者:作家b2hcxN 分类:军事小说
齐业在一旁忍不住差点捂嘴笑起来,王逸忙使个眼色,齐业醒悟过来,忙放下手。
此后,魏启和叶七没事就经常到待诏处,先是帮着磨墨、倒茶,后面开始帮着整理文书,查找资料,记录目录。魏启是性子好的,叶七手脚利落,很少说话,渐渐地李至清三人对他们放了心,有话也不再刻意躲避二人。
这天晚上,魏启特意请三人喝酒,说是进待诏处多日,聊表谢意。李至清还有些犹豫,袁小修先开口劝道:“王兄齐兄也不是外人了,扰他们一顿也无妨。”
李至清气笑道:“二位兄台帮着我们打杂,还把津贴补贴我们饭食,你不说请他们,还好意思让他们再破费。”
魏启道:“李先生客气了,我们二人这些日子受益良多,几位不嫌我们拔贡的出身,愿与我们倾心而交,实在是抬爱,喝几杯酒又算什么。”
于是挑选了一座中等的酒楼,五人要了一个安静的包厢,点齐酒菜,便开始推杯换盏。魏启事先已说明,他不善饮酒,以茶代酒,李至清等人对他已经很信任,知道他不是作伪,便没有强求。
三人的酒量都不错,也很久没有开怀畅饮了,加上魏启殷勤劝酒,叶七及时添酒,一个个心情变得大好,酒喝得多了,话也开始多了。
袁小修在几人中性子最活泼,对魏启的观感也最好,他对魏启道:“王兄,你们想多学些实务,我跟你说些实例。你说说,在县里处理案件,是知县大还是刑名师爷大?”
魏启想了想道:“论官当然是知县大,但刑名师爷熟知刑律,而且师爷是知县聘请,二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知县最终还是会听师爷的意见,可以说师爷大。”
袁小修伸出大拇指道:“看得深了,这些天没白在待诏处。那我再问你,是刑名师爷大还是刑户书办大?”
魏启道:“刑名师爷代表了知县,本身可能也是有功名的。而书办就是个小吏,按我朝例律,吏员不得参加科考,一世也做不了官,地位低下,怎么能和师爷相提并论呢?”
袁小修道:“一般都是这么认为,这些胥吏地位低下,只是供官员驱使。但官员是流动的,而这些胥吏都是师徒、父子相传,长期把持一地,与地方上豪绅大族盘根错节,地方上各种关系隐情全在肚子里。遇到精明强势的官员,尚能掌控得住,彼此相安无事,一般官员只能落个面子好看,背后全由他们操弄,甚至上下勾结,沆瀣一气,鱼肉乡里。”
魏启大为惊讶,道:“这些胥吏有这些本事?”
袁小修道:“还有更厉害的,有的地方胥吏与县、府、郡,直到六部的各级吏员都有关系,如果官员不听他的话,上报的各种事情都会被上级批驳,很快就干不下去了。”
李至清点头道:“确实如此,就说吏部的书办吧,地方上官员的升迁、贬谪和调动,手续都由他们办理。如果官员得罪了当地的胥吏,这些胥吏与吏部书办有勾结,便会在各种事情上动手脚。比如说故意在文书上留点错误,再追回重新改正,一来一往就耽误了时间。而官员的赴任是有期限的,误期轻则记档,影响任期考评,重的直接罢官,甚至有官员还没到任就已经丢了官。”
魏启不禁有些惊骇,道:“这些人都能通天了?”
袁小修道:“和你说个有名的胥吏,是吴城郡余杭县人,名叫江陆军,外号‘认得我’。有一次请客,江陆军首座,来了一个少年人,对他礼节有些疏慢,旁边人责怪少年不懂事,少年人说,我不认得江陆军有什么关系。过了不久,有个强盗攀附少年人,说是同伙,少年被捕下狱遭到毒打。少年的父亲送给江陆军500两银子,立即无事放了出来。出狱后,少年的父亲带着他向江陆军叩谢,江陆军当面把500两银子还给少年的父亲,少年人感激不已。江陆军笑问少年道,这下你是认得我了?少年这才醒悟,就为了一句话,江陆军不惜唆使强盗诬陷良民。从此江陆军得了‘认得我’这个外号,他不以为耻,反洋洋自得。”
魏启愤声道:“此人以公器泄私愤,该杀!”
袁小修道:“江陆军之所以如此猖狂,在于他手眼通天。”接着便讲述了下面的事情:
那是靖安8年,江南巨商胡家下面一门的独子,与当地一个世家子弟发生争执,失手打死了对方。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