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第280章 罗大纲:太平天国的水师猛将与战略家_页2
到了12月中旬,罗大纲因在战斗中的杰出表现,在岳州被升任为金官正将军,这是对他军事才能和战功的高度认可。
进入新的一年,即咸丰三年(1853年)1月,罗大纲的军事生涯再次迎来晋升,他在湖北被升为殿左一指挥,与天官丞相秦日纲共同统领太平军的水师。此时,太平军的势力已经席卷了大江南北,成为了清朝统治者的心头大患。
同月,太平军攻下了武昌这座重镇,极大地鼓舞了士气。然而,他们并未在武昌久留,于2月上旬撤离武昌,顺长江东下,开始了新的征程。在撤离武昌的过程中,太平军的水师和陆军相互配合,展现出了高度的协同作战能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中旬时分,石达开率领的陆军攻破了安徽的重镇安庆,为太平军在东线的扩张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罗大纲和秦日纲率领的水师也在鄂东的广济老鼠峡下巢湖大败清军,进一步巩固了太平军在水路上的优势。
到了3月19日,林凤祥、赖汉英、吉文元等将领率领的太平军成功攻破了南京,这座江南重镇终于落入了太平军之手。罗大纲和秦日纲率领的水师也紧随其后,共同保卫了这座已经占领的南京城。
五、攻破镇江
太平军定都南京(当时称天京)后,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决定派遣林凤祥、李开芳等人率领大军东下,随后折而北伐,目标是直取燕京(今北京)。在这场宏大的战略部署中,罗大纲率领的水军承担了重要的配合作战任务。
1853年3月31日,罗大纲与副将吴如孝接到了从水路攻取镇江的命令。镇江,这座位于长江与运河交汇处的古城,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了南北要冲和南京的东南门户,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面对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罗大纲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率领水军顺利攻占了镇江,并立即着手加强防御。他依托北固山的险要地势,傍着长江和运河,新筑了长达6里的城墙,并建造了6座炮台。同时,他还积极备战,广积资粮,为即将到来的清军反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接下来的五六月间,清军多次来犯,但都被罗大纲指挥的守军击败。由于战功卓着,罗大纲被晋升为殿左五检点。7月,罗大纲更是奇袭了北门外和东门外的清军敌营,使得清军“环城七营皆尽”,从而彻底稳定了镇江的局势。为此,罗大纲再次获得晋升,成为了 冬 官 正丞相。
在镇江期间,罗大纲不仅注重军事防御,还非常关注社会秩序的恢复和经济生活的正常化。他严格执行圣库制度,要求百工归衙,并建立了男馆和女馆来管理民众。同时,他还动员百姓量力捐献军需物资,并实行平买平卖的政策来保障民生。
然而,罗大纲在镇江的某些行为也引起了争议。为了贯彻拜上帝会独尊上帝、罢黜诸神的宗旨,他下令火烧了金山寺、甘露寺等寺庙。
六、九江之战
咸丰三年(1853年)10月,为响应太平军的西征计划,罗大纲与吴如孝督师从江南、江北两门出击,声援西征的太平军。在田家镇战役中,武昌同知劳光泰所招募的潮勇多数归顺了太平军,杨秀清于是将这些归顺的士兵交由罗大纲统带,并赋予他在镇江较大的自主权。
次年3月,罗大纲被调回南京,与胡以晃一同进攻安徽的和县与庐州(今合肥)。4月,他又奉命接替秦日纲镇守安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罗大纲接连攻占了安徽的建德、东流以及江西饶州的石门等地。
到了12月10日,罗大纲(此时已升任为冬官丞相,功勋加一等)得知田家镇失守的消息后,立即从饶州率领轻骑,经由都昌沿陆路赶到九江,援助正在那里作战的燕王秦日纲的西征军。在小池口孔垄驿,罗大纲与湘军水师展开了激战。由于安庆的太平军及时赶来增援,他们成功地大败了清兵,并摧毁了其营盘。
咸丰五年(1855年)初,曾国藩的湘军逼近九江,罗大纲率军与翼王石达开的大军相互配合,采用诱敌深入、分割聚歼的策略,成功地将湘军水师引入了鄱阳湖。在2